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话题讨论。解读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请参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话题讨论。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4 07:18:48 更新
流水:流水之音,用来表示意境高超的音乐。王勃以此表达遇到阎公这样的知音,自己能在宴会上赋诗作文,再也没有什么遗憾。综上所述,该段文字中典故众多,王勃通过借用这些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抱负、自谦以及对知音的感激之情。
6. 冯唐易老:指的是冯唐这位老臣,他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未能得到重用,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起用,但已是高龄九十余岁。这个典故反映了即使是才能出众的人,也难逃岁月流逝、机会难寻的命运。王勃在这里可能是以此来自嘲或表达对滕王阁英才汇聚的羡慕。
滕王阁序46个典故归纳按文章顺序:1、“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之宝剑的光辉。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3、“宾主尽东南之美”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史上...
以下为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在这个段落里,王勃一口气连用了汉朝的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四位名人的典故。优美的文章都很重视用典,如果用典不足或者不恰当,文辞再好也是下品...
根据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王勃使用的典故共计46个。以下列举三个:1、“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之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
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
传说,唐朝文学家王勃到南昌,刚好赶上都督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
《滕王阁序》的典故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张华见斗、牛二星间常有紫气,请雷焕登楼观看。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剑在豫章郡丰城县(今属江西)。于是张华任雷焕为丰城令。雷焕果然在丰城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剑挖出之后,紫气...
出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唐·王勃《滕王阁序》二、滕王阁序里的典故: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
《滕王阁序》中典故的含义如下:徐孺下陈蕃之榻:含义:此典故用以赞扬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徐稚是东汉时的名士,他满腹经纶但淡泊名利,时人称之为“南州高士”。王勃借此典故,表达了对徐稚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敬仰。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含义:此典故用来形容在座的宾客如同当年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