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烂柯典故诗句话题讨论。解读王质烂柯典故诗句知识,想了解学习王质烂柯典故诗句,请参与王质烂柯典故诗句话题讨论。
王质烂柯典故诗句话题已于 2025-08-28 07:52:25 更新
王质烂柯相关的诗句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句含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归乡后发现世事巨变,仿佛成为了那个在烂柯山迷失,归来后世间已过千年的“烂柯人”,充满了沧桑与恍如隔世之感。典故运用: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王质...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主要原因如下:深沉的情感表达:该句以精炼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来后面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诗人通过“怀旧空吟闻笛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到乡翻似烂柯人”则传达了归来后对现实世界的陌生感和怅惘心情。典故的巧妙运用...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典故:此句直接引用了晋朝王质烂柯的故事。王质在石室山砍柴时,偶遇童子下棋,便驻足观看。待棋局结束,王质发现斧柄已朽,回乡后发现家乡人事已非,无人识得他。刘禹锡自比王质,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被贬离京多年后,回到故乡却感到人事沧桑巨变,恍如隔世之感。
\x0d\x0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x0d\x0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x0d\x0a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x0d\x0a【注释】\x0d\x0a1、怀旧:怀念故友\x0d\x0a2、吟:吟唱\x0d\x0a3、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此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诗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出处: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全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新生的力量在衰败中崭露头角。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最后,诗人以聆听友人歌谣作为新的起点,那一曲《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不仅带来了片刻的慰藉,也激发了他凭借杯酒振奋精神,重新面对生活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王质烂柯这一典故在诗中的深刻寓意。
1、闻笛赋 典出晋人 向秀《思旧赋 》。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2、烂柯人 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
王质烂柯的典故历史上有多种版本,其中记述的情节都相差无几。一、典故原文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二、典故...
5. 王质烂柯的相关诗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来见赠 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