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堂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归来堂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归来堂典故,请参与归来堂典故话题讨论。
归来堂典故话题已于 2025-07-27 07:55:12 更新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右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1106年赵挺之把青州私宅修葺一新,并根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将主厅命名为“归来堂”。赵明诚与李清照来此居住,李清照把自己的居室称为“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他们当时的生活十分闲适,有时到青州街上去逛逛,遇...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
为了撰写《金石录》,她与赵明诚回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故第而居。在治学著文过程中,李清照对自己的强记博学颇为自负,于是忽发奇想,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书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则后饮茶,与酒令之行大相径庭。 俩人每次吃完饭,坐于"归来堂"中,烹好茶,然后一人指着成堆的书籍,要对方说出某一...
“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
这个典故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其中记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
典故来源:该典故出自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在文中,李清照描述了她与丈夫赵明诚饭后坐在归来堂,烹茶赌书的情景。他们以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为赌注,决定饮茶先后,赢的人举杯大笑,甚至有时因高兴得过了头,茶杯倾覆怀中,反而不得饮。寓意:这一典故常被用来形容夫妻之间充满乐趣、高雅且...
走出归来堂顺大道东去,眼睛为之一亮,陈嘉庚纪念景区最精华的部分——鳌园展现在眼前。近观一条长廊飞檐翘脊,雕梁画栋,它叫门廊。门廊的两壁都是浮雕,共有58块,左侧浮雕多取材于近代重要事件,如南昌起义、开国大典等,右侧浮雕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武王伐纣、赤壁大战等。浮雕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描述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趣事。李清照记忆力惊人,每餐后,夫妻二人会围坐在归来堂,烹茶对饮。李清照会指着堆积如山的书史,问赵明诚某典故出自哪本书哪卷的第几页第几行。答对者可先饮茶。有时,赢者因太过兴奋,反而将茶洒在身上。这成为了后世...
李清照把书房取名“归来堂”,把居室叫“易安室”,从此自称易安居士。 清浅如菊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 这十年,是李清照一生最幸福的时光。夫妇俩朝夕相伴,左手金石诗画,右手把酒言欢,清风明月,赌书泼茶,好不快活。 隐居的十年,也是李清照与赵明诚事业的丰收期,夫妻俩堆积如山的古董字画,多数也是这时期搜罗来的。
典故来源:该词句借用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典故。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详细描述了这一情景,她与丈夫在饭后坐于归来堂,烹茶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出某一事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决定饮茶先后。猜中时,两人会举杯大笑,甚至有时笑得茶都倾覆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