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堂典故话题讨论。解读绿野堂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绿野堂典故,请参与绿野堂典故话题讨论。
绿野堂典故话题已于 2025-07-26 21:03:06 更新
据《新唐书·裴度传》记载,唐代著名宰相裴度平定籓镇叛乱有功,晚年因宦官专权,辞官退居洛阳。于午桥建别墅,取名“绿野堂”。又据《旧唐书·裴度传》记载: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穿山凿池,竹木丛翠,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绿野梯桥命名即由此而来。其他景名也是依据历...
平泉世业——指李姓家族的名人典故。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裴公绿野唐代宰相裴度在河南洛阳建别墅,植花木万株,中砌凉台暑馆,名绿野堂。李相平泉——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河南洛阳建平泉庄别墅。东山歌酒——《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其时谢安寓居会稽东山。这里...
出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白居易(唐)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当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格创建别墅,起浩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荫如盖,名为“绿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绿野堂”之堂号。 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
裴度住宅名为“绿野堂”,当时种了许多花。白居易却反其道而行之,说裴度的门生满天下,又何必在门前屋后种花呢?这种反问的语气,其实乃是最大的赞美,说裴度提携后辈门生,对天下有着重要的作用。桃李满天下一词,出自狄仁杰的典故。狄仁杰有众多学生,还向朝廷推荐多名人才。所以当时人赞美狄仁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云:“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里所说的“桃李”有个典故,首先出自于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韩婴所著《韩诗外传》:“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简主曰:‘……夫春树桃李,...
桃李,指学生。桃李满门比喻学生很多。出处:(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成语典故 编辑 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多人的罪名;在江南当巡抚使时,他率先追查各地来历不明的宗教所建立的庙宇,以破除人们的迷信;在担任预州刺史时,他更全力救助那些含冤受罪的人,...
1、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这句诗赞美老师的名声和成就。虽然老师的家中已经桃李满园,但仍然在种植更多的花卉,以示老师的品德和才华。2、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远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思念之...
“桃李满天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桃李满天下”这一句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赞誉教师的名言,赞美教师几十年教学生涯培育的学生遍布天下,方方面面。典故: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
出处:此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赞誉教师的名言。典故: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因得罪魏文侯而避难,开设学馆教授学生。他以桃树和李子树为喻,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为国家做贡献。后来,这些学生各自成才,并在住处栽种桃树和李子树以感念师恩。子质游历各国时,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