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及典故简单概括话题讨论。解读成语及典故简单概括知识,想了解学习成语及典故简单概括,请参与成语及典故简单概括话题讨论。
成语及典故简单概括话题已于 2025-08-25 01:36:36 更新
5. 破釜沉舟 秦末,项羽渡过漳河后,下令破坏船只和灶具,以此断绝后路,激励士兵奋勇向前。这一举动后来被称作“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留后路。6.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楚汉争霸时,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表面上修复栈道,暗中却率军走陈仓道偷袭项羽。这一策略被概括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
成语典故出处:1. 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战争中利用鼓声激励士气,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2. 一字千金:源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悬赏增一字赏千金,以赞美其文辞的精妙。3. 一字之师: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讲述了郑谷对诗人齐己诗歌的修改,成为“一字师”的典...
1.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2.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过于敏感而误会事情的真相。3. 三位一体:指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信仰,也可比喻三个人合作为一体。4.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势来欺压别人。5.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事情的关键处加上一个恰当的点缀,使之更...
简单的成语故事具体如下:1、 雪中送炭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2、画饼充饥 【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说它是马,以此混淆黑白。这一成语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单刀赴会,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冒险赴约,表现出智略和胆识。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只会在纸上谈论兵法,不懂实战。这一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推荐不常见的成语及释义出处典故 百两烂盈 读音: [bǎi liǎng làn yíng] 释义: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出处:《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造句:驾成婚得行奁,日百两烂盈。 以言徇物 ...
不如先从下面这10个成语典故中,为他们讲述一番吧。1.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同在赵国为官。蔺相如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廉颇心生嫉妒,想要羞辱蔺相如。然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选择退让,避免矛盾升级。后来,廉颇得知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深感羞愧,他脱去上衣,...
1、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
1、买椟还珠 :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