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歇后语大全话题讨论。解读北京话歇后语大全知识,想了解学习北京话歇后语大全,请参与北京话歇后语大全话题讨论。
北京话歇后语大全话题已于 2025-08-25 06:53:33 更新
北京歇后语如下:1、十个轧路碾子坏了两个——叭咯呀路。2、老太太靠墙看表喝稀粥一一卑邵无耻下流到极点了。3、和尚打伞——无法无天。4、面茶锅里煮西红柿——糊涂大包还带一肚子酸水。5、穿着水兵服站在船头上一一装押艇的。6、厨子弯腰——找勺。7、板的黄瓜一一找拍。8、坛子里放炮竹...
屎壳郎搬家——连滚带爬 解释:屎壳郎在搬家时,通常会推着粪球滚动前行,有时甚至会爬着走。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匆忙、狼狈的样子。屎壳郎戴花——臭美 解释:屎壳郎本身并不美丽,但它却戴上花来装饰自己,显得非常可笑。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那些自不量力、喜欢炫耀自己的人。土地爷掏耳朵——崴泥 ...
老北京趣味歇后语:1、[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2、[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3、[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4、[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5、[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6、[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7、[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九点一刻——横着 酱肘子——绷盘儿了 水蝎子——不怎么蜇 屎壳螂变唧鸟—— 一步登天 绿豆蝇坐月子——抱蛆(屈)二两棉花---单弹(谈)猴吃麻花——蛮拧 武大郎盘杠子——上下够不着 武大郎养夜猫子——什么人玩儿什么鸟儿 下雨天打孩子—— 闲着也是闲着 佘太君她妹--折菜花了 四两嘎...
一、趣味老北京歇后语释疑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以及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这两条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按明清旧制,京师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中轴线以西,皆属宛平县界,以东皆属以大兴县界。 明清两代时,上...
北京人的歇后语很多,比如老太太追电车——您先别吹。这是因为在老北京电车售票员的脖子上一般都会挂一个勺子,乘全部上车过后,售票员就会吹响哨子提醒司机可以开车了,而老太太步履比较慢,所以在追电车时就会让售票员先别吹哨子,因此就有了这一个歇后语。还有兔儿爷掏耳朵—&mdash...
为探京俗之源,必须讲讲这类歇后语的出处。这类歇后语不少,自然是难以尽述,兹举些例句,以窥其源。 一、奶茶铺的炕——窄长。 北京话讽刺某物过于窄长而极缺宽度时,常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首先必须讲清奶茶铺是怎么回事。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后来谛构满族共同...
兔儿爷的歇后语,蕴含着丰富的北京方言和生活智慧。首先,"兔儿爷掏耳朵——崴泥",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述了泥塑兔儿爷掏耳朵时的场景,实际上意味着事情处理得不顺利,有挫折感,但问题不算严重。"金受申在《北京话语汇》中解释,‘崴泥’是形容事情糟糕,但不严重,比如‘地里活儿忙,下雨,这事儿多...
老北京歇后语:“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是什么意思?1. 剃头匠的传统工具是一副挑子,一头是供顾客坐的冷凳子,另一头则是热炉子和铜盆,热水用来洗头。2. 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剃头匠的工作场景,一头冷一头热,形成了鲜明对比。3. 剃头挑子的设计反映了过去剃头行业的特色,如今这种传统工具...
除了“装蒜”之外,北京人还有更多类似的俚语和俏皮话,这些语言现象不仅丰富了北京话的表达能力,也反映了北京人的幽默感和智慧。在与人交往中,使用这些俚语能够增添沟通的趣味性和亲切感,使交流更加顺畅和愉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装蒜”与“装糊涂”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北京人的日常交流中,会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