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歇后语话题讨论。解读北京方言歇后语知识,想了解学习北京方言歇后语,请参与北京方言歇后语话题讨论。
北京方言歇后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23:34:55 更新
请参考:按所列文字领会,拉平,属北京方言。歇后语有:“坟地改园子——拉平了”。此话多用来形容,不管辈大、辈小,一律扯平了。注:园子,菜地。
刑部还在箭楼的西侧立了一座写有"后悔迟"的石碑。也留传下来了一句"刑部的碑——后悔迟了"的歇后语。
请参考:北京方言有一单词“调蛋”与“调单”声母相同,这个“调蛋”是自以为是,不服从管理搞特殊的意思。歇后语有“破鸡笼——掉蛋(调蛋)”。
1. 冬天扇扇子——没人爱 2. 狗咬卖蒜的——缠了一骨朵 3. 程咬金的斧头——三下五除二 4. 老虎吃天——没处下爪爪 5. 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个月 6. 传家书——言而无信 7.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 怀里抱筛子——满肚子坏心眼 9. 秃子当和尚——天生的料 10. 梨沟里...
吭吃瘪肚:笨的话都说不利索 涨冒或涨包,很张狂的意思。无极六兽:百无聊赖 来逮(laí daì):名词意思是狼,形容词一般这样说“你咋那么来逮!”一般形容人比较狠,绝,狼心狗肺。各应人:烦人,讨人厌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哪的人 朝:傻,例:你朝不朝!精:朝的反义词,形容人很...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是因为当时剃头的挑子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是凉的一头。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火炉,是热的一头。上面放置一个大沿的黄铜盆,水总保持着一定热度。用于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一厢情愿,另一方不同意。
东北方言特有的歇后语包括以下几则:破草帽子——晒脸:形容某人过于炫耀自己,不知收敛。破火炉子——欠扇: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令人不悦,需要教训或惩罚。三条腿的凳子——欠踹:形容某事物或人不稳定,容易倾倒或出问题,常带有戏谑意味。窝窝头踹一脚——不是个好饼:比喻某人或某事物本来就不好,...
陕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人声。陕北土话的歇后语有什么呢?大家知道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陕北土话的歇后语,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陕北土话的歇后语摘抄 穿上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三张纸画得个驴 ——好大的脸面。红萝卜挨...
1、烟洞眼里掏巧娃——么才乌达 3、满脸毛吃馓饭——胡粘(ran)4、墙上挂口袋——不像话(画)5、墙上挂磨盘——大石画(实话)6、炒面捏娃娃——熟人 7、老鼠药拌蒜——毒辣 8、扫帚顶门——你还路数稠 9、癞蛤蟆跳门槛——既墩沟子又伤脸 10、三十晚上狼叫唤——给个隔年的害怕 11、...
瞎掰,原为东北方言,来源于歇后语“狗熊(黑瞎子)掰棒子——掰了扔,扔了掰”。本义是“无用的;徒劳的”。例如:干这工作,没有技术就等于瞎掰。引申为“瞎说;信口胡说”。例如:他这个人就爱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