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俗语歇后语话题讨论。解读北京话俗语歇后语知识,想了解学习北京话俗语歇后语,请参与北京话俗语歇后语话题讨论。
北京话俗语歇后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18:29:56 更新
老北京风趣幽默的民间歇后语如下:1、西直门到海淀——拉啦!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原来,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借用这句歇后语表达儿童排泄粪便而不知预先告诉家长,却以此诙谐之语道出。2、二龙坑的鬼——跟上啦!北京西城二龙坑,即前清郑王府...
裤裆里抓鸡子 —— 手捉把稳。手拿把攥,北京地方俗语,意思是比喻对某事的处理很有把握。也有人习惯说“手拿把掐”或“手掐把拿”,北京地方俗语,意思是对某件要解决或处理的事情有把握。相近的成语是:十拿九稳。常用于歇后语:三个指头捏田螺,手掐把拿的事儿。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比较流氓的歇后语 在飞机上 *** ,打一成语--一日千里 ,打一历史事件--抗日 男妓 *** ,打一历史事件--南昌起义 一个女人小队,打一数学名词--等差(插)数列 一个男人小队,打一数学名词--等比数列 你爸上梁山,打一北京俗语--你妈b的 女人隆胸,打一国家名--新加坡 1块钱泡10个mm,打...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尖拔橛儿:吝啬的人。(南阳俗语)小挤末(mo):爱占小便宜的人。(南阳俗语)抠索:办事小气不大方(河南俗语)象牙肥皂:形容某些一毛不拔,极为吝啬的人。(上海俗语)勒杀吊死:亦作“勒煞吊死”,形容拖泥带水或吝啬、小气。(上海俗语)小家败气:形...
乃北京俗语,意即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旧时,北京有轨电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登车毕,售票员则以铜哨通知司机启行。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来,招呼售票员莫吹哨。此句乃讽刺爱“吹牛皮”者。 活跃于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其条目之多,不胜枚举,其历时之久,数百年...
这句俗语的正解是:这是来源北京的一句歇后语。北京歇后语:崇祯上吊——叫了王承恩。“我可叫王承恩了”的意思就是:我可没有办法了。这句话的来源有两种:一说来源于明末国库空虚,太监王承恩代表朝廷向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去索捐,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向王承恩纷纷叫苦哭穷;一说来源于崇祯皇帝在...
北京俗语流传成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形容卢沟桥的狮子多,不容易数的清楚。
北京俗语流传成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形容卢沟桥的狮子多,不容易数的清楚。释义: 数不清——多得不可胜数的。这头狮子无数的桥,建于1189年,是一个拱形的石桥,全长266米,281列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卢沟桥,卢沟桥事变发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对中国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
北京的俗语合集1 开瓶儿的二锅头---冲劲儿足。二锅头是北京特产高度清香型白酒,喝二锅头就像喝豆汁一样,是体现北京韵味的一种表现。喝的时候多配以凉菜,如:花生米、高碑店豆腐丝、酱牛肉、拍黄瓜等。在品尝老北京小吃,比如卤煮火烧,爆肚,白水羊头的时候,食客也常常一起饮用二锅头来助兴提味。并且...
“猴儿顶灯” 这句北京话中的俗语,是比喻大东西摞在小东西上的不稳定平衡态,精准地形容了人、物、事让人揪心的劲头。比如阖家饮宴之后,桌上无论有多少盘子碗,手脚麻利的主妇都能摞起来一趟端回厨房,在本人是熟能生巧,在旁观者就可以说“看着跟猴儿顶灯似的”。还有一些俏皮话里,就数“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