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100个成语话题讨论。解读论语中的成语100个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论语中的成语100个成语,请参与论语中的成语100个成语话题讨论。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成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04:47:18 更新
《论语》中的成语85句如下: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言必有中:指一说话就能...
见贤思齐、诲人不倦、不舍昼夜、既往不咎、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尽善尽美、举一反三等。一、见贤思齐 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
侃侃而谈、鞠躬屏气、屏气凝神、适可而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三复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过犹不及、理屈词穷、一日之长、春风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内省不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片言折狱、成人之...
死而后已:该成语源于《论语·泰伯篇》。其中的原话是:“士尽其道曰死而后已,亦可以立言矣。”这里的意思是,有志之士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停止努力。这一成语表达了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事业或理想而拼搏到最后一刻的精神状态。...
见贤思齐 述而不作 诲人不倦 暴虎冯河 欲罢不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克己复礼 成人之美 欲速则不达 和而不同 谲而不正 一言兴邦 一言蔽之 以德报德 怨天尤人 过犹不及 一以贯之 志士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群而不党 周而不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下,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
一、名正言顺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见贤思齐语出《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三、成人之美出自《论语·颜渊》:“子曰:‘...
《雍也》 100 裘马轻肥 《雍也》 101 文质彬彬 《雍也》 102 先难后获 《雍也》 103 行不由径 《雍也》 104 一箪一瓢 《雍也》 105 衣轻乘肥 《雍也》 106 周贫济乏 《雍也》 107 善为我辞 《雍也》 108 中道而废 《雍也》 109 中庸之道 《雍也》 110 不悱不发 《述而》 111 不愤不启 ...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9、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