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100个词话题讨论。解读论语中的成语100个词知识,想了解学习论语中的成语100个词,请参与论语中的成语100个词话题讨论。
论语中的成语100个词话题已于 2025-08-24 04:41:43 更新
侃侃而谈、鞠躬屏气、屏气凝神、适可而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三复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过犹不及、理屈词穷、一日之长、春风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内省不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片言折狱、成人之...
3. 万仞宫墙 出自《论语·子张》。虽原意与修德无关,但常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或道德高深。4. 患得患失 出自《论语·阳货》。意思为担心得不到,或者对得到的东西担心失去。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5. 里仁为美 出自《论语·里仁》。意思为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人才会如沐春风,德行才会有进步。6...
循循善诱 言必有中 不说则已 言不及义 一言以蔽之 以直报怨 仁人志士
2、不亦乐乎【bù yì lè hū】。出处: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也指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并带有诙谐意味。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3...
《论语》中的十个成语如下: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德报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以德行来回应怨恨。不亦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四十六、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事业出力的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四十七、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
论语中成语如下:1、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练习。2、温故知新:意思是通过复习旧知识,领悟新的道理。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强求自己。4、敏而好学:意思是聪明而且好学。5、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以德报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予好处,用道德和善良来回应怨恨。这个成语反映了孔子“仁爱”思想中的宽容和以德服人的理念。不亦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常用来形容心情愉悦的状态。这个成语在《论语》中多次出现,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交友等活动的热爱和享受。各得其所:原指各...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孟子的成语有: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