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的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解读关于礼仪的典故有哪些知识,想了解学习关于礼仪的典故有哪些,请参与关于礼仪的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
关于礼仪的典故有哪些话题已于 2025-08-25 01:11:20 更新
周公吐哺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颂。周公姬旦临行前告诫长子伯禽,即便身份尊贵也应礼贤下士,甚至进食时也要三次吐出食物以迎接贤士。周公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而春秋时期的玉帛成干戈故事则揭示了礼遇与战乱之间的微妙关系。公元前592年,齐顷公在朝堂上迎接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却因...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篇二:尊老爱幼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
新郎是古代婚礼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新郎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包括青年男子、丈夫、高级官员等。后来,新郎特指新婚男子,与新娘相对应。新郎新娘被称为“新人”,象征着他们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较为著名的是“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讲述了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尊师重道的故事: 故事背景:杨时和游酢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已四十岁且考上进士的他们,仍坚持向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经过:一日,杨时和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恰逢程颐闭目养神,坐着假睡。二...
(1)孔融让梨 :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给你推荐金正昆讲礼仪,里面现代的礼仪故事很多。 谁有关于中外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
1、程门立雪 宋代有一个叫杨时的人,去拜访一个叫程颐的大学问家。那天正下着大雪 ,而程颐刚好在睡觉,杨时怕打扰到老师休息,又不想放弃求学。于是就在门口的雪里站着,恭候老师。等程颐睡醒的时候,积雪深达一尺。2、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关于礼仪的故事 关于礼仪的故事: 1.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
1. 《尚书·尧典》中记载了三茶六礼的起源。传说在古代上古时期,太和殿中有一种名为“儿青奏”的茶叶,负责供奉的仪仗官被称为“呼宾阇奏”。后来,“呼宾阇奏”这一职位成为了副国之官中的最高级别。2. 《孟子·尽心上》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三茶”的典故。大夫高阳向孟子提问:“三茶,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