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成语典故大全话题讨论。解读大名成语典故大全知识,想了解学习大名成语典故大全,请参与大名成语典故大全话题讨论。
大名成语典故大全话题已于 2025-08-25 01:36:30 更新
【典故出处】: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第三十五回中记载:“乱握‘宋江呼喊,庆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成语意思】:这是询问他人姓名时的礼貌用语,与“高名大姓”意思相近。【通用拼音】:gāo xìng dà míng 【拼音简写】:GXDM 【使用频率】:...
[有感于“三打大名府”作文]宋江为了救卢俊义、石秀两人三打大名府,有感于“三打大名府”作文。第一次,在大名城外宋江他们打了胜战,但后因围成太久,而对方的救兵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不到大名城解围,而是去攻打梁山大寨。宋江等只好搬兵回巢。不过他们这次收服了关胜、宣赞、赫思文三元大将;...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夯雀先飞(67回) 盛极则衰、兴久必亡、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箕裘相继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编号 960 成语 大名鼎鼎 注音 ㄉㄚˋ ㄇㄧㄥˊ ㄉㄧㄥˇ ㄉㄧㄥˇ 汉语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 鼎鼎,盛大貌。 「大名鼎鼎」形容人的名气声望很大。 ※语或出《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 「赫赫有名」 典源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心上很晓得这个说头的来历,...
南柯一梦 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
分道扬镳的典故: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
故事一:春秋末越国国君勾践(前497—前465)在位。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越系古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
有关鼎的成语和典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成语:1. 拔山扛鼎:形容力量极大,能拔起大山,扛起重鼎。2. 尝鼎一脔: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脔是切成小块儿的肉。尝一小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肉的味道。3. 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精力充沛。4. 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闻大名 【jiǔ wén dà míng 】意思解释: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典故/出处:晚生~,如雷贯耳。(清·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