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成语典故民间故事话题讨论。解读大名成语典故民间故事知识,想了解学习大名成语典故民间故事,请参与大名成语典故民间故事话题讨论。
大名成语典故民间故事话题已于 2025-08-25 01:34:35 更新
1、、、铁杵磨针铁杵磨针铁杵磨针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
1、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下令焚烧除法律、农业、医药和占卜之书以外的所有书籍,并将一些批评政府的儒家学者活埋。2、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中,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召修筑长城,不幸累死。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长城,却只找到丈夫的遗骨。她在长城脚下痛哭,哀声震动人长城倒塌了一段。3、指鹿为马:...
【典故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已赞过...
民间经典成语故事一 【成语】: 缘木求鱼 【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解释】: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成语故事】:战国时,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孟子说:“大王动员全国...
民间的成语故事1 傍人门户 古时候,中国民间有一种风俗:过年时,用两块桃木板写上神仙的名字挂在门旁,以便压邪,这木板称作“桃符”; 五月初五那天,将艾蒿扎成人形悬挂门户上方,用来驱赶毒气,称为“艾人”。 有一天,桃符和艾人在一家的门上争吵起来。 桃符抬头望着艾人骂道:“你这下X贱的东西,怎么总是在...
5.围魏救赵的故事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
乐不思蜀的故事讲述三国时期蜀汉的末代皇帝刘禅,即阿斗。他被描述为沉迷于享乐,不思蜀国。此典故比喻人在新环境中寻得乐趣,不愿回归旧环境。刘禅生于207年,为刘备之子,蜀汉第二位皇帝。他幼年多难,幸得赵云两次救驾,后刘备定益州,蜀汉建立,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主要依赖诸葛亮治国。诸葛亮...
1.夸父逐日---同“夸父追日”。2.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3.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4.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5.牛郎织女---从...
1、焚书坑儒,秦始皇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2、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结果来到长城脚下寻到的却是丈夫的白骨,痛哭之下将长城哭倒了。3、指鹿为马,赵高通过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一并铲除异己。4、一字千金,秦国相国吕不韦著《吕氏春秋》,书成后,下令道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去...
“守株待兔”则通过农夫因一次偶然得到兔子而天天守在树旁等待的故事,讽刺那些不知变通、一味守旧的人。这些成语不仅富有历史底蕴,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和寓意,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