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解读军事典故有哪些知识,想了解学习军事典故有哪些,请参与军事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
军事典故有哪些话题已于 2025-08-26 11:47:06 更新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出自《史记》中的典故。该典故源于中国古代战争背景。《史记》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记录,其中包含了众多战争策略和军事领袖的智慧。在战争中,一位优秀的将领能够带领军队取得胜利,但如果将领没有能力或者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整个军队的失败,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典故便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
破釜沉舟是巨鹿之战的典故。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巨鹿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决心。为了激励士气,项羽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他命令全军在渡河后,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焚毁营寨,仅携带三日口粮。这一举...
1. 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向商朝都城朝歌进发,最终在牧野与纣王军队展开决战。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在阵前倒戈,周军因此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随之灭亡。相关典故:- 酒池肉林:商纣王荒淫无度的宫苑。- 牝鸡司晨: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前线倒戈:指战俘和奴隶在战场上转而攻击商朝军队。
一、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赵国将军赵括年轻时便学习兵法,自认为无人能敌。他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军事,赵奢虽无法反驳,却并不看好他。赵括母亲询问原因,赵奢回答,战争是生死攸关之事,而赵括却轻视之。赵国后来任命赵括为将军,果然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变更军规,换将撤兵,导致战败,自己阵亡,赵军覆没...
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4、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
与中国古代非攻思想最契合的军事典故是“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贤相聚”。在中国古代,非攻思想是一种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家间纷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如墨子的“兼爱非攻”、道家的“无为而治”等。而在军事典故中,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三贤相聚的故事...
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
1. 背水一战 在楚汉之争中,韩信为了击败赵国,采取了背水一战的策略。他仅以1200人马对抗赵国的20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进行了这场著名的战斗。韩信巧妙地布置了背水阵,最终成功战胜了赵军,这一战例成为了军事史上的经典。2. 十面埋伏 楚汉之争末期,刘邦命令韩信率领30万大军与彭越会师,共同...
巨野的典故有昌城之战,巨野泽战役,巨野教案,巨野县的建立,巨野抗日战争,相关知识如下:1、昌城之战:西汉时期,昌城是彭越的基地之一。公元前204年的彭越攻昌城之战中,彭越率军攻入昌城,杀死守将并占据昌城。随后,项羽率领的楚军攻打彭越,成功收复昌城,夺回彭越军。2、巨野泽战役:南北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