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请参与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话题讨论。
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5 13:22:42 更新
卫懿公好鹤。古人言:“玩物丧志”,过于沉迷所玩赏的事物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壮志。春秋时期卫懿公好鹤而亡国,可说是玩物丧志的典型。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庭,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
因小失大的历史典故成语如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此役将决定锁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铁匠因近日来一直忙于为国王军队的军马掌钉,铁片已用尽。请求去找。马夫不耐烦地催促道:“国王要打头阵,等不及了!”铁匠只好将一根铁条截为四份加工成马...
关于急于求成而失败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揠苗助长:故事概述:有个农夫为了让禾苗快速长高,决定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忙了一整天,累得气喘吁吁,回家后对儿子说禾苗已经长了一大截。然而,当他的儿子跑到田里查看时,发现所有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寓意:急于求成,不顾事物发展的自然规...
因小失大的意思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具体来说:含义:它形容人们在追求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利益时,往往会忽视可能因此失去的更重要的东西。历史典故:比如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决战中,因为马夫催促铁匠加快为国王战马钉马掌,导致第四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结果国王在战斗中...
历史典故: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在决战前因马夫催促,铁匠将就为国王的战马钉马掌,缺少一根钉子导致战马在战斗中掉了一只马掌,进而国王摔倒,士气大衰,最终战争失败,王朝覆灭。这个典故生动地展示了因小失大的后果。因小失大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权衡利弊,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或急躁...
历史典故:最著名的典故是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决战。战前,由于铁匠缺少钉子,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未能完全固定。战斗中,这只未钉牢的马掌脱落,导致国王战马失蹄,国王摔倒,最终影响了整个战局,导致王朝的覆灭。这个故事深刻地体现了因小失大的道理。现实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
编号 1350 成语 因小失大 典源 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编号 1350 成语 因小失大 典故说明 战国时期,燕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王派触子领军迎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触子感到为难,齐王却出言羞辱威胁以逼使他出战。结果触子虽然勉强出战,却故意使齐军败北,而他自己就乘机逃...
典故来源:这一说法源于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即“猴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这个故事中,猴子因为贪图小利,而最终失去了更大的利益,从而体现了“因小而失大”的道理。生肖寓意:在十二生肖中,猴子以其机智、灵活但偶尔贪小便宜的特点而著称。这个故事恰好反映了猴子的这一性格特征,即通过猴子的...
答案成语:因小失大。它是一个成语,拼音为yīn xiǎo shī dà,意思是指某人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形容为了小小的利益而失去更大的利益,从而得不偿失。出处为: 汉·刘昼《新论·贪爱》:“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历史典故: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和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这个...
二、历史典故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决战的历史事件,是因小失大的典型例子。战前,马夫为国王备马掌钉时,铁匠因缺少铁片和钉子而请求去找,但马夫为了赶时间而催促铁匠将就。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在战斗中,国王坐骑因突然掉了一只马掌而马失前蹄,导致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