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的典故是什么话题讨论。解读孩提的典故是什么知识,想了解学习孩提的典故是什么,请参与孩提的典故是什么话题讨论。
孩提的典故是什么话题已于 2025-08-25 05:30:05 更新
孩提的来源典故1.出处《孟子尽心》(十五) 孟子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2.释义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日孩提...
孩提的典故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生阶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孩提是孩子的一种特殊的称呼,特指幼儿时期。以下是关于孩提的典故的 一、孩提的起源 孩提一词最早源于古代文献记载,如《孟子》中提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这里的“孩提”指的就是幼儿时期的孩子。在古代社会...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
5、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6、桃园是《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结义》中的一个场景。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桃园亦为后人仿效他们结拜的地方。
孩提: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
5、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孩提即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6、桃园 《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结义》中的一个场景,涿郡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桃园亦...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心上》: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童龀【chèn】:指儿童少年时期,《说文》中有 “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意思是指男孩8岁,女孩7岁,此时乳牙脱落,长出恒牙。总角:原指古时少儿男...
当孩子长到8-14岁,会在头顶扎起两束发髻,称为“总角”,这一形象常见于诗词典籍。在特殊场景中,古代用“黄口”指代稚嫩小儿,出自《淮南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典故;而“束发”指15岁左右开始束发的少年,代表脱离童年阶段。对于性别差异,男孩常被称作“童”或“儿郎”...
0-1岁:襁褓 襁褓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3岁:孩提 泛指2到三岁的小孩 9岁:九龄 九龄 九龄,典故名,典出《礼记注疏》卷二十〈文王世子〉。指九十岁,后引申为长寿。8岁:童龀 童龀 “童龇”,一般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
因该是垂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