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历史典故话题讨论。解读泉州的历史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泉州的历史典故,请参与泉州的历史典故话题讨论。
泉州的历史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5 02:59:40 更新
泉州地名的典故:在于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清源”,亦名“泉山”。1、泉州介绍 泉州市,简称“泉”或“鲤”,福建省辖地级市,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联合国认定...
此匾源于桑树开白莲花的典故,其中的“灋”字尤为引人注目,它经历了从“廌”到“灋”再到现代“法”的演变过程,寓意着佛法如水,明澈如镜。据考证,此匾系明朝开元寺僧人书写,不留名字体现了其恭敬虔诚的信仰思想和谦虚无求的德行修养。综上所述,泉州开元寺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其由来...
泉州历史典故:“陈三五娘”的故事发生在泉州市区伍堡。“陈三五娘”的故事是泉州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段爱情佳话。陈三,相传为泉州市区伍堡人,而五娘则是来自潮州的女子。这段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不仅被搬上了明代中叶的舞台,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而且在民间还被赋予了许多传说,至今在潮汕和闽...
1. 至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我国南方福建地区首次出现“泉州”之名。泉州不仅指现在的泉州市,历史上曾在北方和南方同时存在两个名为泉州的地方。2. 隋·大业二年(606年),泉州被改称为闽州,同时建安郡(包括晋安、建安、南安三郡)成立,福建九县合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3. 泉州...
至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在南方的福建首次出现了“泉州”之名 在我国广大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上,泉州不只一个,而有两个: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而南方的这个福建泉州,也并不是一个开始就指现在的泉州市。这些史实,很多人搞不清楚,故须加以说明,以释疑滋。泉州”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福建历史...
泉州开元寺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历代高僧辈出,更有“六殊胜”和“八吉祥”的典故传说。其中“六殊胜”为:东西石塔、古龙眼井、袒膊真身、文殊墨迹、御赐佛像、支院高僧。而“八吉祥”是:桑树白莲、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石炉生烟、石柱牡丹、应梦罗汉、白鸽听经。观“灋”说法 迈入泉州...
泉州开元寺,作为“泉南佛国第一古刹”,拥有千载传承。在明代,它经历了一场从衰败到重生的过程。明末名臣何乔远在其《开元寺志》序中,记录了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开元寺在明初受太祖重视,香火繁盛,法纪严明,但至嘉靖、隆庆时代,受到海外贸易和倭寇动乱的影响,寺院法纪败坏,僧人贪图利益,寺产被...
"鲤跃龙门"的典故与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开放精神相呼应 城南的"鲤鱼石"古迹是古代船舶进港的天然航标 传统民居的滴水兽常作鲤鱼造型,寓意"滴水聚财"历史沿革该称谓最早见于明代文献,清代《晋江县志》明确记载:"泉州城郭形肖鲤鱼,故别称鲤城"。1980年代泉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这一别称被...
历史背景: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由泉州知州蔡襄在北宋年间主持修造。由于其在当地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洛阳桥,这一名称也逐渐被官方和民间所接受。二、泉州洛阳桥的传说 第一种典故:宋代唐子洋的《菩提花的入院》中记载,唐子洋和他的侍郎凝眉在洛阳桥上遇见了一位美艳的侍女陈椒,两人...
典故概述:在古时候的泉州西街,住着一位名叫黄守恭的员外。他拥有一座祖传的大花园,花园中生长着一棵茂盛的桑树。这棵桑树不仅枝繁叶茂,还成为了这个花园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梦境与奇迹:某日,黄守恭在花园中纳凉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一位和尚向他化缘,希望他能将花园捐出,用以修建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