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名典故话题讨论。解读泉州地名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泉州地名典故,请参与泉州地名典故话题讨论。
泉州地名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5 02:57:34 更新
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清源”,亦名“泉山”。州的名称即以山名而得。其实《汉书》的泉山指的是福州的那个泉山,和清源山无关。唐朝之所以把泉州之名从福州移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有泉山,都是符合山川形势的。至于泉州后来曾干脆改称“清...
4. 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其山石窍间有乳白的泉水流出,故名“清源山”或“泉山”。泉州的名称即源于此山。5. 唐朝将泉州之名从福州移来,因为两地都有泉山,符合山川形势。泉州曾改称“清源郡”,清源成为泉州别名之一,都是因这山源源流出清清泉水而得名。6.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沿...
泉州地名的典故:在于泉州的主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有乳白的泉水从山上石窍间清冽地源源流出,故名“清源”,亦名“泉山”。1、泉州介绍 泉州市,简称“泉”或“鲤”,福建省辖地级市,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联合国认定...
二、泉州洛阳桥的传说 第一种典故:宋代唐子洋的《菩提花的入院》中记载,唐子洋和他的侍郎凝眉在洛阳桥上遇见了一位美艳的侍女陈椒,两人交谈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定情。这一典故为洛阳桥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第二种典故:据宋人的《探寻晓莹童话》所述,宋代的谢晓嫣也曾在洛阳桥留下过动人的故事。
“温陵城”典故:人们依据泉州“温陵城”的雅称,将这条路改名为“温陵路”。其中,“温陵”寓意着地少寒、四季常温,反映了泉州地域文化的特点。正式更名:1991年,“温陵路”这一名称正式取代了“东大路”,成为这条路的正式名称,并沿用至今。温陵路的更名不仅体现了地名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反映了城市...
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信息。从俗称为“东大路”到取“温陵城”典故更名,反映了泉州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城市命名的影响。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地名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如今,“温陵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城市东西部的重要道路,更承载着泉州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深厚内涵。
根据有趣的地名写一份调查报告 《一些有关泉州地名的由来和小故事》一、泉州的别名——刺桐的由来刺桐是泉州的别称,泉州港称为刺桐港,州城称为刺桐城,这个名称既来自于环城遍植的刺桐,同时又来自于泉州的对外交通。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由于古时泉洲海外交通关系而移植来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 五代...
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是为王经天乡举的故宅。王经天,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乡贤,其家族以《宋史·王旦传》中的一句名言“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为典故,将这座宅邸命名为“三槐堂”。这座祠堂内部的雕刻工艺,精湛绝伦,技法细腻,尤其是木雕艺术,更...
到了宋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清溪县更名为安溪县。这是因为在睦州的清溪洞出现了“盗贼”问题,官员们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改名为安溪,取其反义,希望凤城镇的溪水能够平安流淌。历史上,安溪县曾隶属于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厦门道和南路道等行政单位。1949年9月3日,...
如今,龙门这一地名在中国的多个省份都有出现,涵盖了不同的地理和文化意义。其中,海南省定安县的龙门镇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承载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在山西省河津市的龙门,则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地方,这里不仅有“鲤鱼跳龙门”的典故,也是黄河峡谷中的一处重要景观。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