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牛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四川自贡地区的盐井工人用牛作为动力提取卤水。牛服役后因精疲力尽常被淘汰。当地盐工们将宰杀后的牛肉切片,加入花椒、辣椒和盐水煮食,这道菜因此在当地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道传统名菜。后来,厨师们对水煮牛肉的制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成为了流传各地的名菜。这道...
水煮牛肉的典故?
水煮牛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四川自贡地区的盐井工人用牛作为动力提取卤水。牛服役后因精疲力尽常被淘汰。当地盐工们将宰杀后的牛肉切片,加入花椒、辣椒和盐水煮食,这道菜因此在当地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道传统名菜。
后来,厨师们对水煮牛肉的制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成为了流传各地的名菜。这道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汤中烫熟,因此得名“水煮牛肉”。此菜色深味厚,香味浓烈,肉片鲜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烫的风味。
现在的水煮牛肉不再只是简单的清水加花椒,而是将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长、八分宽、一分厚的薄片,加精盐、酱油、醪糟汁、湿淀粉拌匀。油锅中放郫县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黄色,再下花椒、葱段、莴笋片炒香,加肉汤烧开,将牛肉片下锅,煮至肉片伸展,外表发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这菜的特点是麻辣味厚,滑嫩适口,具有火锅风味。
若以猪肉作原料,则称为水煮肉片。
水煮牛肉的选料应选择无筋、无皮、无油、无脂的牛肉,最佳部位为牛后腿的元宝肉、子盖、黄瓜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其形成易切薄片,上浆不碎,下锅易熟,细嫩化渣,稍食味浓的特点。
水煮牛肉的配菜一般用青蒜,原因有二:一是增加色泽;二是增加鲜香味。制作时先用油将蔬菜煸炒,目的是把水分煸出。这样做可以使蔬菜更有油气,才能使得成菜后更为浓郁。
牛肉富含肌氨酸,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此外,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防止小动脉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压。莴笋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两种水煮牛肉的做法。材料1包括牛肉150克、葱和蒜50克、干辣椒6克、花椒1克、盐2克、调水淀粉20克、豆瓣酱20克、酱油15克、香油10克、精炼油25克、姜5克、料酒20克、高汤适量。制作方法1是将牛肉切成片,葱切成段,将豆瓣酱放入热锅中炒香,高汤倒入锅中,放入牛肉片、葱段,在锅中煮3分钟。加入调料,收汁即可。
材料2包括牛里脊肉250克,青蒜150克,白菜心150克,芹菜心100克,干辣椒15克,郫县豆瓣40克,清油200克,酱油15克,味精1克,姜片10克,蒜片15克,水豆粉、清汤各适量。制作方法2是将牛肉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装入碗中,用酱油、料酒码味,用水豆粉拌匀。青蒜、白菜、芹菜择洗干净,分别切成6.5厘米长的段和块。锅内油热下干辣椒、花椒,炸呈棕红色,捞出剁细。锅内原油下青蒜、白菜、芹菜,炒至断生装盘。锅内油热,下郫县豆瓣,炒出红色,加汤稍煮,捞去豆瓣渣,将青蒜、白菜、芹菜再放入汤锅中,加酱油、味精、料酒、胡椒面、盐、姜片、蒜片,烧透入味,捞入深盘或荷叶碗内。将肉片倒入微开的原汤汁锅中,用筷子轻轻拨散,刚熟就倒在装配料的盘或碗中,撒上干辣椒末、花椒末,随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浓厚的麻辣香味。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