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拨乱〗 成语典故: 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革命反正〗 成语典故: 《周易·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国色天姿〗 成语典故: 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公羊...
兵车之会 bīng chē zhī huì [释义]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语出] 《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例句] 寡人用~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一元复始,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uán fù shǐ,意思是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相传...
出处:该成语出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原文为“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用法:恰到好处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含有褒义色彩。它常用于赞扬某人在处理事务或表达意见时能够精准地把握分寸,达到最佳效果。
【出处】: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句汉语诗词,读音为[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释义为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语。【典故】: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但并无任何依据。此后,有些学者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