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多典故,2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1. 问鼎中原:源自春秋时期,晋国强大欲取代周天子,暗指有夺取天下的野心。2.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3. 一鸣惊人:战国时,楚庄王即位后,多年不问国事。
春秋战国多典故,20个历史典故你知道多少
1. 问鼎中原:源自春秋时期,晋国强大欲取代周天子,暗指有夺取天下的野心。
2.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3. 一鸣惊人:战国时,楚庄王即位后,多年不问国事。一次,楚王问大臣们如何理解“鸣琴而治”,大臣们回答说,这就像养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 老马识途: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打仗,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有经验的人能起到引导作用。
5. 负荆请罪:廉颇向蔺相如请罪,表示愿意承担错误,后来两人成为好友,共同为赵国效力。
6.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7. 三令五申:孙武受吴王阖闾之命训练宫中美女,以严明的纪律克服她们的娇生惯养,最终使她们听从命令,取得阖闾的信任。
8.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包围了赵国的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庞涓闻讯,被迫撤军回救。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设下埋伏,当庞涓率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9.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中原传统的战车战术,使赵国成为战国中期的强国。
10. 窃符救赵:信陵君窃取魏王的虎符,调动军队救赵,表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
11. 朝秦暮楚:战国时,秦楚两国相邻,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2.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图谋不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他的英勇和智谋被后人称颂。
13.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战败后,为报国仇,卧薪尝胆,最终雪耻灭吴。
14. 爱媵贱女:楚共王打算立媵女婴儿子为王,但婴儿子母亲夏姬却因为私情不愿让儿子即位,于是她向楚共王进言立媵女为王,自己为后,后来媵女即位为楚简王。
15. 白肢裤虹贯日: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德治国,天下太平。
16. 毕万昌大:毕万是春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之一,他的后代昌盛,成为大国。
17. 抱并差冰握火:形容友情深厚,如同抱冰取暖,握火聊天。
18. 表里山河:形容地理位置优越,内有河流,外有山势,易守难攻。
19. 甘拜绝饥皮下风:形容对他人才能的敬佩,自愿居于人下。
20. 背城借一:形容决战到底,决不退缩。2024-07-26
球球词典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4:40: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0、丁公凿井春秋战国时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21、秦晋之好我国在春秋...

  •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 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

  •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虏。勾践被扣押了三年,他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被释放回国后,他发誓要报仇血恨。为激励斗志,他睡在柴草上,还在旁边挂了一个苦胆,每天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经过长期准备,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17、螳螂捕蝉 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

  • 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 39、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

  •  文暄生活科普 2020高考考了齐桓公,快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40个典故!

    26. 悬梁刺股出自《战国策·秦策》,苏秦为了读书勤奋自励,用锥子刺大腿以保持清醒,成为勤学的典故。27. 操刀伤锦则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强调不可本末倒置,比喻才薄力单难以胜任。28. 楚幕有乌典故描述了楚军撤退的策略,通过...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