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孟尝君被罢免相国职务,返回薛地时,薛地人民热烈欢迎他,甚至老人和孩子都出来迎接,出城百里相迎。孟尝君感慨道:“先生的‘义’,如今我亲眼所见!”这就是“扶老携幼”典故的由来,它体现了孟尝君的仁义与人民对他的深深敬意。
【典故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成语意思】:扶:挽著;携:带着。搀著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成语注音】:ㄈㄨˊ ㄌㄠˇ ㄒㄧㄝ ˊ ㄧㄡˋ 【通用拼音】:f...
成语典故: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孟尝君收养了三千食客,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人,虽然起初被轻视,但后来孟尝君对他很好。冯谖为孟尝君在薛地买了“义”的好名声,当孟尝君失势回到薛地时,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就是“扶老携幼”成语的出处。
扶老携幼的意思是带着老人、领着孩子,形容人们成群结队而行的情况。该成语的典故介绍如下: 出处: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齐策四》,原文为“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而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中,也有相关描述,即刘备进入益州时,对百姓秋毫无犯,受到益州百姓的欢迎,百姓...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扶老携幼,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发生在刘备进入益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法正、庞统和刘璋。原文如下:却说玄德前军已到垫江。所到之处,一者是西川供给;二者是玄德号令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