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
4、黄香尊老爱幼 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卖身葬父:董永为安葬父亲,不惜卖身为奴。这些典故都是中国古代关于孝道的著名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中国十大孝顺典故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和卖身葬父。首先,“孝感动天”是关于虞舜的故事,他对待父母极尽孝道,最终感动了上天。“戏彩娱亲”是老莱子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尽可能的快乐,每天变换自己...
”《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典故: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安老怀少 拼音: ān lǎo huái shào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典故: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