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千钧一发”出自《汉书·枚乘传》和唐·韩愈的《与孟尚书书》。出处:《汉书·枚乘传》中记载:“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描述了一根细线悬挂着重物的极其危险的情境。唐·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也提到:“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总结:千钧一发成语故事讲述了枚乘用生动的比喻劝阻吴王刘濞反叛汉朝未果,最终吴王谋反失败的故事,成语用来形容情况万分危急。
千钧一发的成语故事源于西汉时期:故事背景:西汉时期,有个文学家叫枚乘,在吴王刘濞手下担任郎中。当时,吴王刘濞有反叛朝廷的意图。成语来源:枚乘为了劝阻刘濞,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悬挂在高空之中,下面是万丈深渊。这样的情境,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
1、【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开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乘就劝阻他说:“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
千钧一发的成语故事是这样的:故事背景:在西汉时期,有个大才子叫枚乘,他特别会写辞赋,文采飞扬。惊险一幕:那时候,枚乘在吴王刘濞的手下当郎中。刘濞这家伙想反叛朝廷,枚乘一看情况不妙,就赶紧劝他说:“你想想啊,如果用一根细细的头发去吊起一个超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高高的空中,下面又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