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一散何曾绝的典故。《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嵇康临刑前弹的一首琴曲。《晋书·嵇康传》记载,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嵇康触怒了权臣司马昭,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嵇康在洛阳东市被行刑前,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
蔡文姬辨琴。蔡文姬是古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的女儿,蔡邕曾因创作有琴曲五首而久负盛名,他的女儿蔡文姬在他的影响下,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史书记载,蔡邕弹琴时无意将一根琴弦弹断,年仅六岁的蔡文姬立刻做出是第一弦的判断。蔡邕十分惊讶,又故意将第四弦弹断,结果蔡文姬的回答...
从古琴、瑟、笛等传统乐器的演奏到舞蹈艺术的展现,洛阳的音乐文化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是中华文明多样性的生动体现。音乐作为沟通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在洛阳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无数故事和情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
河洛大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它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洛阳琴书以七弦古琴为伴唱乐器,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随着琴书在民间的流传,其名称和伴奏乐器也发生了变化。据洛阳地方志记载,河洛大鼓的形成与初创时间可追溯至清末以前。约在清末民初,偃师县的琴书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