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此句中的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而子云亭是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诸葛亮与杨雄当时所住的也是和作者刘禹锡差不多的陋室,不过后来此二人因其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作者刘禹锡借用此类比来说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常常居住在简陋的住所中,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自由。其中,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便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南阳诸葛庐,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未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居住的地方。这里曾是诸葛亮静心思考、潜心读书的地方,也是他谋划天下大计的起点。诸葛庐虽然简陋,却充...
陋室铭西蜀子云亭的来历:子云亭是纪念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家扬雄的建筑。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更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句,使子云亭名传千古,为后人所景仰。原文节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是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而建造。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是皇宫内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扬雄少年用心专注,博学多才,“博览无所不见”,曾经“专精大《易》、耽于《老》《庄》”。精通训诂和文字学,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