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诸葛庐”,“子云亭”以及“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典故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此句中的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而子云亭是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诸葛亮与杨雄当时所住的也是和作者刘禹锡差不多的陋室,不过后来此二人因其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作者刘禹锡借用此类比来说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
有谁知道“诸葛庐”,“子云亭”以及“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典故
诸葛庐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子云亭 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而建造。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是皇宫内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 孔子云 意思是 孔子说:~~~2014-09-1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此句中的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而子云亭是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诸葛亮与杨雄当时所住的也是和作者刘禹锡差不多的陋室,不过后来此二人因其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作者刘禹锡借用此类比来说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像这两位前辈名人一样被后人称道敬仰。2014-09-17
“诸葛庐”是指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出仕前居住的草庐,也指诸葛亮所住过的地方。
“子云亭”是指汉代文学家扬雄的亭子,他在其中写作和阅读。
“孔子云”中的“云”指的是孔子所说的话,而“何陋之有”则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有何陋之有”,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内心充实,品德高尚,即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和无聊。这个典故的背景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周游列国时,曾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住了三天,期间他们不断学习、讨论,互相传授道义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孔子说出了这句名言,表达了他们对于简陋环境的适应和对于内心世界的丰富追求。
这些典故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点,即内在的品德和高尚的追求,比外在的环境和物质条件更为重要。2023-07-1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53: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此句中的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而子云亭是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诸葛亮与杨雄当时所住的也是和作者刘禹锡差不多的陋室,不过后来此二人因其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 作者刘禹锡借用此类比来说明自己拥有远大的志向,也要...

  •  腾云新分享 诸葛庐和子云亭在它们分别在哪它们有什么故事?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常常居住在简陋的住所中,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自由。其中,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便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南阳诸葛庐,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未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居住的地方。这里曾是诸葛亮静心思考、潜心读书的地方,也是他谋划天下大计的起点。诸葛庐虽然简陋,却充...

  • anonymous 有谁知道子云亭是出自那首诗里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诸葛庐和子云亭的典故分别与中国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紧密相关。诸葛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隐居之所。诸葛亮早年随叔父到荆州,叔父死后,他就在隆中隐居,这个简陋的居所被称为“诸葛庐”。这里不仅是诸葛亮修身养性、运筹帷幄之地,更是他后来出山助刘备建立蜀汉的起点。在《陋室铭》中,刘禹锡...

  •  湖北倍领科技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你能写出有关他们个人修养的名言吗?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主张以静心修养个人品德,以简朴的生活方式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认为没有淡泊名利的心态,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致远的心态,就无法达到长远的目标。他的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