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其中,“愎”指任性,“刚愎”即强硬固执,“自用”即自以为是。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背景:公元前597年春,楚国攻打郑国,郑襄公投降。随后晋国派兵救援郑国,晋军到达黄河时,听说郑楚已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
成语“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其中,“愎”指任性,“刚愎”即强硬固执,“自用”即自以为是。
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背景:公元前597年春,楚国攻打郑国,郑襄公投降。随后晋国派兵救援郑国,晋军到达黄河时,听说郑楚已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副手反对:荀林父的副手先縀反对退兵,认为这样将失去晋国的霸主地位,并率先渡河。楚国内部争议:楚国军队原本想北上到饮马黄河再回国,但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楚王的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孙叔敖不想战。伍参分析:伍参分析晋军内部不和,特别是指出副手先縀“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认为晋军必败。最终,楚庄王决定迎战。
这个典故展示了“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即在面对重大决策时,不听从他人意见,可能会导致失败或不良结果。
2025-01-2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13: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刚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其中,“愎”指任性,“刚愎”即强硬固执,“自用”即自以为是。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背景:公元前597年春,楚国攻打郑国,郑襄公投降。随后晋国派兵救援郑国,晋军到达黄河时,听说郑楚已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

  •  易书科技 什么叫刚愎自用?

    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刚愎自用的含义很清楚:顽固、偏执、一意孤行、拒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倔强,自以为是,自以为穷尽了世界上的真理,一点儿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主观武断,喜欢感情用事,更是容不得人(尤其是容不得反对他的人)凡刚愎自用的人都非常自负、傲气十足...

  •  谷艾文艺苑 成语“刚愎自用”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

    解释如下:- 愎:任性。- 刚愎:强硬固执。- 自用:自以为是。- 整体意思:形容一个人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劝告。该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其中晋国的副将先縀因刚愎自用,不听从主帅荀林父的退兵建议...

  •  骆章tZ 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形容怎样的性格

    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比较固执的性格。成语解释 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听不进一点儿别人的意见。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楚因郑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郑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

  •  誉祥祥知识 刚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

    刚愎自用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倔强固执、自以为是,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不接受别人的劝告,独断独行。以下是该成语的 1. 刚愎自用的基本含义 “刚愎自用”这个词中的“刚”指的是刚强、倔强,“愎”则表示固执、任性。当这些特质结合在一起,并且体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就形成了“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