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之计历史典故

反间之计是一种战术策略,历史典故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战国时代楚国将领苏秦的故事。据传,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一直对峙。苏秦在修身养性、学习政治学之余,潜心研究间谍战术。他发现,对于政权稳固的国家来说,内忧才是最大的隐患。于是,他提出了一种称为“反间”的计策。苏秦以自己投降秦国的表明出发,...
反间之计历史典故
反间之计是一种战术策略,历史典故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战国时代楚国将领苏秦的故事。

据传,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一直对峙。苏秦在修身养性、学习政治学之余,潜心研究间谍战术。他发现,对于政权稳固的国家来说,内忧才是最大的隐患。于是,他提出了一种称为“反间”的计策。

苏秦以自己投降秦国的表明出发,主动求见秦王。他豁达地表示,自己对楚国朝廷已有不满,希望能为楚国和秦国建立良好的关系。秦王对苏秦的忠诚表示怀疑,但接受了苏秦的谈判。

苏秦随后从秦国返回楚国,他给楚国朝廷传递了秦国的强大军事实力,以及秦王崇高的统治才能,并建议楚国应该与秦国和谐相处。楚国朝廷新准备向秦国索取和平,以避免战争。

然而,真正的目的是让楚国朝廷放心大胆地消除内部不稳定因素。苏秦通过暗地与楚国内部的反对派势力接触,告诉他们楚国朝廷对他们的不信任,并暗示他们投降秦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最终,楚国朝廷采取了对内镇压的行动,消除了内部的反对势力,确保了国家的整体稳定。而苏秦则获得了楚国朝廷的重用和信任。

反间之计典故中显示了苏秦的智谋和策略,他利用了楚国朝廷内部的矛盾与不信任,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个典故成为了历史上间谍战术中的经典之一,并且在后来的战争中也被广泛应用。2024-07-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33: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反间之计是一种战术策略,历史典故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战国时代楚国将领苏秦的故事。据传,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一直对峙。苏秦在修身养性、学习政治学之余,潜心研究间谍战术。他发现,对于政权稳固的国家来说,内忧才是最大的隐患。于是,他提出了一种称为“反间”的计策。苏秦以自己投降秦国的表明出发,...

  •  pkq_kitty 欲知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的典故和当今应用事例!(请留意详细说明)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

  •  浓情洛丽塔1314 挑拨离间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挑拨离间的故事有许多,如:一、田单守即墨,想除掉燕将乐毅,用的是挑拨离间的手段,散布乐毅没攻下即墨,是想在齐地称王,现当时齐人还未服从他,所以他暂缓攻打即墨。齐国怕的是燕国调换乐毅。燕王果然中计,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只好逃到赵国去了。齐人大喜,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二、...

  •  青春z1mD 廉颇的轶事典故

    话说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

  •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成城断金】: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党坚势盛】:指团结紧、势力盛大。【反间之计】:间:离间。原意为利用敌人的间谍把假情况告知敌人使之失误的计策。后来指离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