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宋·高似孙《木兰花慢》:“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明·许三阶《节侠记·遁荒》:“休休,绝塞羁留,怎如王粲登楼?”
作品出处:《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作品,创作于王粲南下投靠刘表时,即建安九年。典故及出处: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典故: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途径陈国,因陈国断粮而有归欤归欤的感叹。出处:《论语·公冶长》。钟仪幽而楚奏兮:典故:春秋时期楚国的乐官钟仪被晋军俘虏,晋侯...
这篇文章是王粲南下投靠刘表时所作,当时是建安九年,作者即将迎来荆州的秋天。此时秋高气爽,王粲久在他乡,而开始思念家乡,就登上了麦城城楼。他向远处眺望,百感交集,遂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年的名作《登楼赋》。三、引用的典故及其出处 1.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这个典故出自孔子的《论...
《登楼赋》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也使情感更加深厚。其中“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两句,通过描述地理位置,暗喻了作者未遇明君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中的明君贤相的期盼。“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一句,借孔子在陈国时的遭遇,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但依...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宋代·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菸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