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出处:《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作品,创作于王粲南下投靠刘表时,即建安九年。典故及出处: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典故: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途径陈国,因陈国断粮而有归欤归欤的感叹。出处:《论语·公冶长》。钟仪幽而楚奏兮:典故:春秋时期楚国的乐官钟仪被晋军俘虏,晋侯...
这个典故出自孔子的《论语·公冶长》,讲的是当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途径陈国,看到陈国断粮,而有归欤归欤的感叹。2.钟仪幽而楚奏兮。这一句用了钟仪的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这个典故讲的就是春秋时期有个楚国的乐官钟仪,被晋军俘虏了。晋侯就让他弹琴,但是他弹得依旧还是楚国的歌曲。...
“几番王粲登楼”出自元代元好问的《木兰花慢·孟津官舍,寄钦若钦用昆仲泣长安》。以下是关于该出处的几个要点:诗句全文:《木兰花慢》是词牌名,元好问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时光流逝、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几番王粲登楼”一句,借用了王粲登楼的典故,抒发了作者的愁绪。王粲登...
王粲,作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以其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然而,他在荆州牧刘表处并未得到重用,寓居荆州长达十五年之久。东汉建安九年(205年)的秋天,王粲登上荆州麦城的城楼,面对四周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不衰的名赋。在《登楼赋》中,王粲首先描绘了登楼...
《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作品,此赋主要抒写了作者异乡漂泊、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该赋的详细解析:一、开篇点题,抒发忧思 原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解析:开篇即点明登楼的行为,并直言其目的是为了“四望”以消解内心的忧愁。王粲身处异乡,登高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