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历史典故3个

一、孔母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子在10岁时...
母爱的历史典故3个
一、孔母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子在10岁时,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等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咐败族庠'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与孟母教子相比,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而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二、孟母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如此优秀,全在于孟母对他的悉心教育。最被广为传颂的故事便是“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养育孟子。刚开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为的是便于随时祭拜,可年幼的孟子经常和附近的小孩一起模仿大人跪拜、痛哭,玩起办理丧礼的游戏。孟母便把家搬到了集市,孟子又学着小贩商人们的样子做起了吆喝买卖,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子思书院。书院里聚集着大批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气韵高雅,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令孟子惊奇。从此后,孟子就跟着学校里的士子开始变得有礼貌起来,而且开始遵守秩序、热爱读书,孟母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认为这才是孟子能够健康成长所需的环境,对此非常满意。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真是煞费苦心,孤儿寡母,三次搬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为她深谙一个道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孟子贪玩,学习中辍,孟母就当着孟子的面,拿一把剪刀,剪断了织布机上即将织完的布匹。孟子看到母亲这样,大惑不解。孟母说:学业若半途而废,就如没有织完的布匹,是不能为人所用的。从此孟子发奋读书,终成为一代旷世学儒。这便是“断机教子”的故事。
三、田稷之母春秋战国时期,田稷贵为齐国宰相,很多趋炎附势的人找机会送礼讨好结交他。有一天,他的属下借口孝敬田稷的母亲,送给他许多金子。田稷回家后将金子交给了母亲,不料母亲却一点也不欢喜,反而面色凝重地对田稷说:“吾闻士修身洁行,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今君设官以待子,厚禄以奉子,言行则可以报君。夫为人臣而事其君,犹为人子而事其父也。尽力竭能,忠信不欺,务在效忠,必死奉命,廉洁公正,故遂而无患。今子反是,远忠矣。夫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田稷被母亲说得无地自容,向母亲承认错误后,先将那些金子退还给属下,又主动去见齐宣王,把事情经过如实禀奏,并请宣王治罪。宣王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认为田稷为人诚实,他的母亲德行高尚可嘉。这件事很快传遍齐国,田母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在田母的影响下,田稷终成一代名臣。2024-06-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41: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孔母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子在10岁时...

  •  修勾修勾很可爱 体现母爱的事例有哪些?

    3、岳飞(1103年~1142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无数后人。关于这一典故,在《宋史》中并无记载,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4、孟子是儒家仅次于孔子的圣贤,自不必说,而“孟母三迁”...

  • 1、孟母三迁:讲述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2、画荻教子:讲述了欧阳修先生的母亲用画荻教育他如何懂得自尊自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强调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岳母刺字:讲述了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了“尽忠报国”四个字。这些成语典故都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儿女孝敬的...

  •  成大文化17 有关母爱的古代故事

    孟家原在马鞍山下的鬼村,山麓坟莹处处,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模仿大人们的礼仪,扮演丧葬的过程,孟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既不能老是把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关在家里,唯一办法就是变更居住环境。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十里外的庙户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 的交易...

  •  武汉誉祥科技 关于我国历史母爱的典故

    在中国古代,母爱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孟母三迁”的故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小时候顽皮好动,他的母亲深感忧虑,为了孟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煞费苦心。她首先将家安置在墓地旁,希望孟子能学会尊敬生命。然而,孟子却模仿起坟墓前的祭祀行为,孟母见状,决定搬家。她带着孟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