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典故在宋朝文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其《满江红·和廓之雪》中写道:“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这表明,即便在享受美食与品茗之后,他仍渴望达到“扬州鹤”的境界,即拥有理想的生活状态。此外,《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一文中也提到了“扬州鹤”,作者通过叙述一个故事...
扬州鹤的典故:源自中国的一部古典小说《聊斋志异》。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之二:“待羔儿酒罢 又烹茶,扬州鹤”。宋•辛弃疾《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屈指人间得 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相传古时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各说自己的愿望:一个说愿做扬州的刺史;一个说想当万贯富翁;另一个说愿能骑仙鹤游天做仙;最后一个说他“愿腰緾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人想同时拥有其他三人的愿望。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完全合乎理想的事物,也等于是奢望的代名词。
”众人一脸嫌弃地说:“哼,想得美!凭什么好事都被你占了?”后来“扬州鹤”就成了一个典故,比喻贪得无厌或痴心妄想。做人要量力而行,贪多求全,往往只会事与愿违。用现流行的一句话来说,你只能赚到认知范围内的钱。要想发财,就要多在学习上多投入,而不是痴人说梦去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