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原文为“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形象地描绘了轻而易举击败敌人的场景。典故:在古代战争中,当一方军队拥有强大的力量,而另一方则是乌合之众、腐朽不堪时,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像摧枯拉朽一样轻易地击败对手。例如,甘卓将军举兵武昌时,就用...
摧枯拉朽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意思是摧拉朽枯的草木,比喻轻易地摧毁腐朽势力。具体解释如下:成语含义:摧枯拉朽形容力量强大,能够轻易摧毁看似坚固但实际上腐朽不堪的势力或事物。就像摧拉朽枯的草木一样,毫不费力。成语出处:该成语直接来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
东汉·班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摧枯拉朽”。成语典故 东晋永昌元年,镇东大将军王敦兴兵反叛朝廷。起兵时,王敦曾劝说当时的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同往。甘卓迫于王敦的淫威答应下来,但到了出发那天,甘卓却没有到,只派了一个...
出处 :《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例子: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典故:公元318年,琅琅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堂兄弟的支持和拥护下,建立东晋政权。王敦也因此而升任...
摧枯拉朽的最早的出处是:《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公元318年,琅邪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堂兄弟的支持和拥护下,建立东晋政权。王敦也因此而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来,由于晋元帝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