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这一历史典故,其出处就是《诗经》。具体解释如下:历史典故: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之后卫武公带兵勤王,并在周平王东迁后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卿士。为了劝告周王朝的贵族们修德、守礼,卫武公写了一首诗,其中第八章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句子。这句话...
除了《野叟曝言》,其他文学作品也使用了“投桃报李”这一成语。明代高濂在《玉簪记》中写道:“只指望‘报李投桃’,那顾他礼佛看经。”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礼尚往来的重视,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桃来李答”同样出自明代作品《春芜记》。作者汪錂在此用“桃来李答”形容彼此间互赠礼物的场景,...
投桃报李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了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作品,总共三百零五篇。《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广泛流传,当时的士大夫常在很多场合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许多文史典故也出自《诗经》。《诗经·大雅·抑》这首诗...
桃来李答: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互相酬赠的行为。它的拼音是“táo lái lǐ dá”,虽然它的出处文献不详,但它的意思与《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相近,都是表达了一种互相赠送礼物的友好精神。
中国古代感恩报恩故事●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滴水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