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注音】qǔ gāo hè guǎ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近义词】水清无鱼、阳春白雪 【反义词】道近易从...
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见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后固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的格调越高雅,越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和寡”的含义:在这里,“和”指的是跟着别人唱,“寡”是少的意思。因此,“曲高和寡”意指曲调越高深,能跟着一起唱的人就越少。
成语“曲高和寡”有两个主要的故事内涵,理解如下:故事内涵:1. 宋玉与楚襄王的对话: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楚襄王曾质疑宋玉是否行为有不当之处,宋玉便以歌唱家演唱不同歌曲时听众的多少来比喻。唱通俗歌曲时,听众众多;而唱高深歌曲时,听众则寥寥无几。宋玉以此自喻,表示自己品行高超,非...
【成语】: 曲高和寡 【拼音】: qǔ gāo hè guǎ 【解释】: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成语故事】: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现在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宋玉转弯抹角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