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想而获罪的典故

因想而获罪的典故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
因想而获罪的典故
因想而获罪的典故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2022-12-1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53: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想而获罪的典故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

  •  YY小生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什么意思?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出自《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

  •  翡希信息咨询 匹夫无罪怀玉有罪

    “匹夫无罪怀玉有罪”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常用来比喻有才能或理想而受害。具体解释如下:字面意思:匹夫本身没有罪过,但因为怀揣着贵重的宝玉而招来了罪名。这里的“玉”比喻为贵重之物或非凡的才能、理想等。深层含义: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不公平现象,即有才...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绿珠坠楼的历史典故

    后用孙秀计,杀死司马允。石崇靠山贾皇后倒后,孙又趁势进谗,杀死石崇、潘岳,并围住金谷园,搜寻绿珠。绿珠被逼,坠楼而死。石崇此人一向骄奢淫逸。得知自己府邸被围困后对绿珠说:我是因为你才获罪的。历史以其独特的能力忘却原本的全意,取其典故象征至死不渝忠贞的爱情。出处 宋·乐史《绿珠传...

  •  多彩生活小贴士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典故

    1、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秉承其父的遗志,开始撰写《史记》。因汉将李陵兵败降敌之事,司马迁为其辩解,却因此获罪入狱。家中无力赎回,他遭受了腐刑,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2、遭受腐刑的司马迁心灰意冷,曾考虑结束生命。但他想到未完成的著作,决定忍辱负重,继续生存。出狱后,他满怀悲愤,坚持不懈地...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