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的成语典故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解释】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近义词】拾人涕唾、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以讹传讹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成语故事】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
拾人牙慧的成语典故
【成语】拾人牙慧

【拼音】shi ren ya hui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解释】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近义词】拾人涕唾、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以讹传讹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成语故事】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殷浩有个外甥[shēng],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2022-05-1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1:34: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拾人牙慧”的具体含义是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这个成语背后有以下典故:来源:出自《世说新语·文学》中的“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他很有学问,善于谈论《老子》和《易经》。殷浩有个外甥叫韩康伯,也非常聪明,善于谈吐。有...

  • 成语“拾人牙慧”源自清·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具体表述为“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历史典故如下:- 人物背景: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任“中军”官职,所以被时人称为“殷中军”。他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谈论《老子》和《易经》。- 事件经过:殷浩有个外甥名叫...

  • 1、拾人牙慧的典故 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因其曾担任“中军”一职,被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五州的兵马,但因战败被罢官,流放到信安。殷浩博学多才,通晓《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殷浩的外甥韩康伯聪明善辩,深得殷浩喜爱,但殷浩对他的要求很高。...

  • 22*** 你跟着我就要好好学习本领,不要拾人牙慧,这样你学不到真本领的。23*** 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要拾人牙慧。24*** 小弟这场演讲的内容只是拾人牙慧而已,请多多指教!25*** 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拾人牙慧,别人没有看穿罢了。26*** 他才读了几本古书,说起话来就老是...

  •  谷艾文艺苑 成语“拾人牙慧”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拾人牙慧”的故事源自东晋时期的殷浩与其外甥韩康伯的交往,理解这个成语即指抄袭或套用别人的言论。故事如下:- 东晋时期,殷浩因曾任“中军”官职而被称为“殷中军”。他学识渊博,擅长谈论《老子》、《易经》等经典。- 殷浩有个聪明且善于谈吐的外甥韩康伯。殷浩对康伯要求严格,尽管很喜欢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