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的典故

5、人在高潮时,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否则郁卒自灭。6、我们都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可骄傲。7、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8、有句话叫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虽然我们队赢了这场比赛,但...
骄兵必败的典故
  骄兵必败的典故
  西汉时期,车师国骚扰汉朝边境,汉宣帝 决定 派侍郎郑吉等人,将一大批免刑的罪人送到渠犁城一带,让他们开垦耕种,屯积粮食,以备攻打车师国之用。秋收时节,粮食丰收,官帝才派汉军去攻打车师。

  车师国王不知所措,连忙向匈奴求救,谁知匈奴兵迟迟不到,车师国无奈只好投降了汉军。战后,侍郎郑吉派三百士兵留驻车师国,自己带兵返回了渠犁。

  当得知汉军主力撤出了车师,匈奴立即派骑兵袭击车师,郑吉迅速前来救援。因敌众我寡,也被匈奴军给围圃住了,郑吉赶紧派人去汉都求救。

  汉宣帝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赵充国主张趁匈奴势力尚弱,派兵攻打其右翼,迫使它从车师撤军。丞相魏相却有不同的主张,他对皇帝说:“最近几年,匈奴没有来侵扰我们的边境,现在为了车师而去攻打他,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而且边境上的百姓生活很困难,无衣无粮,只能穿羊皮、狗皮以草籽充饥。怎能轻易兴兵打仗呢?再说国内也连年遭受灾害,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加上郡县的许多官吏不称职,风俗、道德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发生了很多起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的案件。我认为眼前最重要的是整顿朝纲,任用贤能,如果一定要出兵攻打匈奴的话,即使胜利了,也会产生无穷的后患。倚仗着国人人多而穷兵黩武,就是骄傲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注定要失败的。”

  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 意见 ,决定不大规模地攻打匈奴,只是调动一部分军队开到车师附近,援助郑吉的军队返回了渠犁。
  骄兵必败解析
  【出处】: 《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近义词】:一败如水

  【 反义词 】:哀兵必胜

  【歇后语】: 关云长失荆州

  【灯谜】: 关公失荆州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含劝诫性质

  【英文】: the self-conceited troops are destined to fail
  骄兵必败 造句
  1、人在高涨时,万万不成写意失神,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万万不成悲不美观丧志,否则郁卒自灭。

  2、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败于赤壁的根本原因。

  3、学习上同样也是骄兵必败。

  4、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5、人在高潮时,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否则郁卒自灭。

  6、我们都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可骄傲。

  7、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

  8、有句话叫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虽然我们队赢了这场比赛,但我们不能骄傲,否则下次输的一方一定是我们。

  9、老师告诉我们骄兵必败。

  10、圣经箴言16:18里写道“骄兵必败”。

  11、千万不要骄傲,因为骄兵必败。

  12、我看未必,骄兵必败这个道理,你听过吧。

  13、骄兵必败,说大话的人必定会自食其言.

  14、放心了,我不会看不起他们的,骄兵必败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15、骄兵必败,这是千古不变的恒理。

  16、别这么骄傲好不好,没听说过‘骄兵必败’吗?

  17、庙算时想得坏一点是有好处的,骄兵必败的事情不知上演了多少次了。

  18、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日军犯下了“骄兵必败”的大忌,而中国军队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

  19、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人心比天高,只要有心何事难成。但是有时候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骄兵必败,切忌切忌。

  20、眼前的年轻人虽然杀了白胖子,但是黑胖子还是有着翻海境的傲气,可是骄兵必败。

  21、濑谷支队玉碎香消也就罢了,谁让矶谷廉介孤军冒进呢?小鬼子也是懂得骄兵必败的。

  22、大概慕容博应该是认为慕容复比自己的实力高太多,有胜无败,才这样轻视自己吧,林君飞的心中一动,斗者相争,骄兵必败,这一点自己应该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23、李靖如此谋划,要的就是李密的轻视,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骄兵必败这四个字,千古名言,可真正知道的又能有几个?李靖交战,素来不求名,只是求胜!

猜你喜欢:

1. 骄兵必败典故

2. 大意失荆州典故

3. 降本流末的典故

4. 哀兵必胜的典故

5. 狡兔三窟的典故2022-06-1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2 01:43: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人在高潮时,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骄兵必败;人处低潮时,千万不可灰心丧志,否则郁卒自灭。6、我们都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尽管取得了胜利,也不可骄傲。7、古人说:“骄兵必败”。这正是曹操赤壁失利的根本原因。8、有句话叫做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虽然我们队赢了这场比赛,但...

  •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意思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相关典故:关羽领大军来围攻曹仁守卫的樊城。曹仁在关羽的第九次激将法前,忍不住出战,却大败。后曹操派庞德与关羽交战,关羽和他的一次交战中,被他毒箭射中。幸好名医华佗路过,刮骨疗伤,治好了关羽。后来关羽又用水来淹樊城,庞德被斩,于禁被关进...

  • 骄兵必败这个成语源自于东汉班固的《汉书·魏相传》。其中提到:“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这段话意味着过分自信的军队必然会失败。这个成语带有贬义,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轻敌的军队,暗示他们最终会遭遇失败。关于成语的故事背景是汉朝时期,汉军与匈...

  •  随性4946 骄兵必败是什么典故

    骄兵必败是关羽失荆州典故。骄兵必败,拼音:jiāo bīng bì bà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骄兵必败指过分骄傲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成语故事魏相,字弱翁,济阴定...

  •  新生活互联 骄兵必败是什么典故

    骄兵必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魏相传》,原文是“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自负过高、轻敌的军队必定会失败。它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实力强大,也不能忽视敌人,更不能因为一时的胜利而骄傲自满。成语故事中的魏相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他曾经...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