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还蕴含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故事概述:1.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草屋,刘备为请他出山辅助,不畏艰辛,先后三次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后用以形容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或...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故事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还蕴含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故事概述:

1.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草屋,刘备为请他出山辅助,不畏艰辛,先后三次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后用以形容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或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2. **初出茅庐**:诸葛亮出山后,首次在博望坡以火攻大败曹军,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后人以此形容初次做事或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3. **舌战群雄**:面对曹操大军的威胁,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君臣辩论,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成功避免了赤壁之战的不利局面。

4. **锦囊妙计**:孙权欲借婚姻之名诱骗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内含神妙计策,最终帮助刘备智破孙权计策,安全返回荆州。

5. **羽扇纶巾**: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催军追击。诸葛亮以木人代替自己,端坐四轮车上出现,使魏军惊慌逃散。

6. **鼎足三分**: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足之势,三国间激烈斗争,最终以司马家族的崛起而结束三国时期的纷争。

《三国演义》中还蕴含了诸如“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等成语,这些故事展示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以及各路英雄的智慧与勇气。

这些成语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历史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智慧。2024-10-13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4:38: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故事

    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故事概述:三顾茅庐:故事:东汉末年,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先后三次拜访其隐居的隆中草屋,最终打动诸葛亮。含义:形容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或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初出茅庐:故事:诸葛亮首次出山后,在博望坡以火攻大败曹军,展现了卓越军事才能。含义:...

  • 老骥伏枥,汉语成语,读音是lǎo jì fú lì,意思是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出自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意思是: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3、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拼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

  •  盛夏i2l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故事20个

    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引《云别传》: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7、不出所料。 谗言之可怕处,就是传播者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哪怕是一丁点。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  翡希信息咨询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都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主要包括以下这些:一手包办:出自《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原指典韦一手建成旗帜,后泛指一人全部办理。一举两得:出自《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意指做一件事得到两个好处。一臂之力: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表示愿意助别人一臂之力,共同行事。七步成诗:虽非直接...

  •  赤冢真人5d56aee 源于三国演义的20个成语人物及故事

    草船借箭:诸葛亮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赤膊上阵:许褚裸衣战马超 舌战群儒: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宝刀不老:黄忠 挂印封金:关羽 千里走单骑:关羽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走麦城:关羽 土鸡瓦狗:曹操说袁绍军队厉害,关羽说在他眼里他们不过是土鸡瓦狗 ...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