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主要包括以下这些:一手包办:出自《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原指典韦一手建成旗帜,后泛指一人全部办理。一举两得:出自《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意指做一件事得到两个好处。一臂之力: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表示愿意助别人一臂之力,共同行事。七步成诗:虽非直接...
1、割须弃袍 割须弃袍,拼音是gē xū qì páo,意思是形容战败落魄狼狈的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意思是:曹操身在乱军志宏,听见西凉军...
源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成语 诸葛亮:初出茅庐,舌战群儒,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兵不厌诈,欲擒故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集思广益,草船借箭,作奸犯科,妄自菲薄,不知所云。曹操:青梅煮酒,望梅止渴,割须断袍,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驱虎吞狼:主人公为荀彧。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描述的是荀彧为曹操策划的一项计谋,通过挑拨离间,让袁术和刘备互相攻伐,从而使曹操坐收渔翁之利。三顾茅庐:主人公为刘备和诸葛亮。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讲述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上门拜访的故事,现...
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故事概述:三顾茅庐:故事:东汉末年,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先后三次拜访其隐居的隆中草屋,最终打动诸葛亮。含义:形容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或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初出茅庐:故事:诸葛亮首次出山后,在博望坡以火攻大败曹军,展现了卓越军事才能。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