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渊明的三个典故如下:1、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
以下是他的几个轶事典故:一、葛巾漉酒:陶渊明在家酿酒时,恰好郡将前来拜访。酒熟之际,他便取下头上的葛巾来漉酒,漉完后,又将其戴回,接着接待郡将。二、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简陋的琴,无弦而弹,每逢酒宴,便抚琴以抒发胸中意趣。三、白衣送酒:王弘任江州刺史时,重阳节当日,陶渊明无酒...
二、折叠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三、折叠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
虎溪三笑的典故源于唐代,讲述的是东晋高僧慧远与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之间的一段传说。以下是关于虎溪三笑典故的详细解释:地点与人物:地点:虎溪位于庐山东林寺前。人物:晋僧慧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典故内容:相传慧远在东林寺居住时,有一个规矩,即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交谈...
1、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