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的典故,源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彼时,商人们将丝绵包裹成捆,运往各地。在丝绵之中,有时会藏有细小的针。这些针往往在运输过程中,不经意间刺伤包裹者或搬运者,造成伤害。这个典故寓意深刻,形象地描绘了外在柔和与内在锋利的对比。表面上看起来和善、温顺的人或事物,实际上可能隐藏着...
据史书记载,这一成语来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当时,孙思邈看病时经常让病人吃下一些被绵羊毛包裹着的药丸,这些药丸中往往藏有一枚针,目的是检测病人能否正确吞咽药丸。绵里藏针成语将“绵里”暗示为一种柔软、温和、不易察觉的状态,“藏针”则传递出一种隐藏、潜伏、瞒骗的含义。因此,绵里藏针表示...
【典故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成语意思】: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成语注音】:ㄇㄧㄢˊ ㄌㄧˇ ㄘㄤˊ ㄓㄣ 【通用拼音】:mian lǐ cang zhēn 【拼音简写】:MLCZ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
绵里藏针的意思解释如下:绵里藏针指丝绵里包裹着针,比喻外表善良,内心狠毒。也比喻表面柔和内里刚硬。偏正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成语出处 元·石君宝《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筋。”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绵里藏针”。成语典故 宋朝文学家...
笑里藏刀的意思 [释义]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语出]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