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礼出处,周公之礼的典故

周公之礼源于西周初年的社会风气改革。当时,由于男女关系混乱,周公为整顿民风,亲自制定了严格的婚姻礼仪,即“婚义七礼”,包括纳采、问名等七个环节,其中的“敦伦”环节指导夫妇依礼行事。周公甚至与妻子一同演示礼仪,但她在“敦伦”环节表达了反对,这促使周公以葫芦瓢为象征,教导人们婚姻的神圣和夫...
周公之礼出处,周公之礼的典故
周公之礼源于西周初年的社会风气改革。当时,由于男女关系混乱,周公为整顿民风,亲自制定了严格的婚姻礼仪,即“婚义七礼”,包括纳采、问名等七个环节,其中的“敦伦”环节指导夫妇依礼行事。周公甚至与妻子一同演示礼仪,但她在“敦伦”环节表达了反对,这促使周公以葫芦瓢为象征,教导人们婚姻的神圣和夫妇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周公的倡导下,葫芦瓢成为婚礼上的重要礼器,象征着夫妇一体和子孙繁衍。

尽管“周公之礼”后来常被戏谑地指代夫妻性生活,但它最初是关于婚姻行为的严谨规定,旨在维护伦理秩序和社会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官方礼仪有所简化,如孔子时代的“六礼”,但民间习俗依然保留了葫芦瓢的象征。这反映了周公的礼制思想对于社会行为和婚姻观念深远的影响,以及其对于维系家庭和谐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2024-07-04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5:25: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周公之礼出处,周公之礼的典故

    周公之礼源于西周初年的社会风气改革,其典故主要涉及周公制定的婚姻礼仪。出处: 时间背景:西周初年。 目的:为了整顿当时男女关系混乱的社会风气。 制定者:周公亲自制定。典故: 内容:周公制定了“婚义七礼”,这包括了纳采、问名等七个环节,旨在规范婚姻行为。其中的“敦伦”环节特别指导夫妇如何依...

  • 周公之礼源于西周初年的社会风气改革。当时,由于男女关系混乱,周公为整顿民风,亲自制定了严格的婚姻礼仪,即“婚义七礼”,包括纳采、问名等七个环节,其中的“敦伦”环节指导夫妇依礼行事。周公甚至与妻子一同演示礼仪,但她在“敦伦”环节表达了反对,这促使周公以葫芦瓢为象征,教导人们婚姻的神圣和夫...

  • 总之,周公之礼的由来是因为周朝时期南方巫师姜子牙向周武王抱怨官员缺乏规矩,周武王认为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来规范各级官员的行为,因此周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礼仪规范,被后人称为周公之礼。

  • 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但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

  •  谷艾文艺苑 周公之礼的由来典故(周公之礼的由来典故是什么)

    “周公之礼”的由来典故主要源于西周初年周公对男女关系的规定。背景:相传在西周初年,社会上存在男女滥情的现象,这种风气被认为不利于社会稳定和道德伦理。规定:周公为了纠正这一不良风气,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这一规定在结婚当天才得以实施。影响:这一规定后来被人们称为“周公之礼”...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