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礼、周公吐哺是什么典故,周公是谁?

据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在成王、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刑罚四十多年未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说明周公的道德、礼仪之力非同小可。孔子一生都在呼吁恢复周公制定的周礼,其中行周公之礼,即指新婚同房的礼仪。西周初年,社会风气混乱,男女之间滥情杂交,婚姻嫁娶缺乏统一...
周公之礼、周公吐哺是什么典故,周公是谁?
周公,姬旦之名,亦称周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在周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不仅参与了战争,还参与制定礼乐,规范社会秩序,为周朝长达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称其在黄帝之后,孔子之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公在儒家文化中被尊崇至极,被视为理想君主的典范。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而周礼正是周公制定的。因此,在儒家主导的东方文化中,周公有着至高无上的崇敬地位,对儒家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周公与易经的渊源深厚,被认为是华夏文明传承的关键人物。

一、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与周代礼乐制度紧密相关。周礼分为礼和乐两部分,礼是对社会身份的划分和社会规范,形成了等级制度;乐则基于礼的等级制度,通过音乐缓和社会矛盾。周公旦是制礼作乐的开创者,创建了一整套可操作的礼乐制度,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了周代的礼制。

据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在成王、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刑罚四十多年未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说明周公的道德、礼仪之力非同小可。孔子一生都在呼吁恢复周公制定的周礼,其中行周公之礼,即指新婚同房的礼仪。

西周初年,社会风气混乱,男女之间滥情杂交,婚姻嫁娶缺乏统一规范。周公从婚礼入手,对当时的婚姻状况进行了重大改革,使之形成统一规范,并推广至全国。周公将婚礼过程分为七个环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形成了“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和“周公之礼”。其中,敦伦环节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

后来,“周公之礼”成为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

二、周公吐哺

周武王建国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旦辅助执政。面对不稳固的政局,周公旦以礼贤下士的态度,展现了一位领袖应有的气度。他曾在洗头时,多次握起头发,以示对贤士的急切等待;在进食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这一典故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和《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了后世的君主和领导者,强调了礼贤下士的重要性。

在周公的帮助下,成王七年,周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固,他还制定了周朝的一套典章制度。从周成王到康王两代,五十年间,周朝进入了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被称为“成康之治”。周公的贡献不仅在于对国家的治理,更在于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了后世学习和效仿的典范。2024-11-2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00: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一典故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和《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了后世的君主和领导者,强调了礼贤下士的重要性。在周公的帮助下,成王七年,周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固,他还制定了周朝的一套典章制度。从周成王到康王两代,五十年间,周朝进入了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被称为“成康之...

  •  娱乐老舅 周公之礼、周公吐哺是什么典故,周公是谁?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诗歌《短歌行》。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

  •  阿暄生活 周公为什么吐哺什么意思(周公吐哺啥意思)

    周公吐哺这一典故,源于周公姬旦对人才的极度尊重和渴求。在历史上,周公因其杰出的才能和高尚品德而闻名,如周公解梦和周公之礼等。"周公吐哺"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接待贤才时,即使口中含食,也会吐出以示礼待,这表达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周公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远见和对国家稳定的执着追求。周...

  •  倍领趣闻 周公历史典故

    周公吐哺,源自《史记》,讲述了周公姬旦对贤才的尊重。他告诫儿子伯禽,即使地位显赫,也应保持谦虚,以免失去贤士。成语“周公恐惧流言日”则揭示了周公因流言蜚语而被迫辞职的事件,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忠贞。周公姬旦,以圣德辅佐武王平定天下,即使在武王病重,他仍愿代其受过。然而,管叔和蔡叔的流言...

  •  钓望钧6566 周公的故事梗概

    1、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