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的典故

有关孝的典故:恣蚊饱血、扼虎救父、涤亲溺器、戏彩娱亲、扇枕温衾。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
有关孝的典故
有关孝的典故:恣蚊饱血、扼虎救父、涤亲溺器、戏彩娱亲、扇枕温衾。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三、涤亲溺器
黄庭坚官至著作佐郎。他十分孝顺,虽然身居高官,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四、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他十分孝顺,尽拣美味供奉双亲活到70岁,从不言老,常穿着五色斑斓的彩衣,手持拨浪鼓,在双亲面前如小孩子一般戏耍,以讨二老欢喜。有一天他给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看见大笑一场。楚王听说他贤明,召他做官,他闻讯携家人迁居江南,不知所终。老莱子属道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奥妙。

五、扇枕温衾
黄香九岁失去母亲,事奉父亲非常孝顺。夏天暑热,他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温暖父亲的被子。江夏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孝行,特地旌表他。黄香少年时就博通经典,能写文章,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2023-05-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9:54: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社会生活娱乐至上 中国十大孝顺典故

    中国十大孝顺典故分别是《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以身喂蚊》、《卧冰求鲤》。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中国古代的十大孝不是指的十大孝道,而是指的十大孝子的故事。在中国,百善孝为先,...

  • 在《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讲述了一个孝子亲自尝过汤药后才让母亲服用的故事,"拾葚异器"讲述了一个孝子在母亲面前故意将好吃的留给自己的故事,"埋儿奉母"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子的故事,"卖身葬父"讲述了一个孝子为了父亲的葬礼,不惜卖掉自己的身体的故事。还有一些故事,...

  •  瑞物评测室 孝的典故有哪些

    孝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典故:一、怀橘遗亲 怀橘遗亲讲的是陆绩的故事。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人,他从小就知道孝顺母亲。当他在外出行时,他会采来橘子和板栗带回来孝敬母亲,这便是孝的一种体现。橘子是江南盛产的果品,用来赠送表达心意非常有地方特色。这个典故强调的是孝心至上,体现了...

  •  宸辰游艺策划 关于孝的一个典故和关于不孝的一个典故。

    曾参,孔子弟子。家贫,入山打柴。母卧病,他咬指唤母,急回跪问,以礼接客。仲由,孔子弟子,家贫,常采野菜,百里负米侍奉双亲。闵损,孔子弟子,继母虐待,冬天穿芦花棉衣。一次取乳时,见猎人欲射麂鹿,他现身告知实情,猎人敬其孝,赠鹿乳。老莱子,楚国隐士,为避世乱自耕,侍母极孝,着五...

  • 堂前尽孝的典故出自《左传》。原文是:“吾闻之,膝下有黄毛儿,尽孝而远游,堂前莫大焉,既出处无赖之道”,意思是父母怀抱着幼小的孩子,孩子尽心尽孝,但远行后,就没有了报答父母的机会。这个典故强调的是子女在父母身边的孝顺,以及远行后难以尽孝的遗憾。堂前尽孝,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是孔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