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典故如下:- 来源人物: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文同的著名画家,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观察与研究: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观察。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不懈。他仔细研究竹子在四季、不同天气下的形状、...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典故如下:- 来源人物: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文同的著名画家,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观察与研究: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观察。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不懈。他仔细研究竹子在四季、不同天气下的形状、颜色和姿势变化。- 风雨中的坚持:有一次,在即将下暴雨的时候,人们都纷纷往家跑,而文同却急急忙忙往山上的竹林里奔去。他不顾雨急路滑,细心观察竹子在风雨中的姿态。- 成就:由于文同长年累月的细致观察和研究,他对竹子的了解非常深入,因此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早已“胸有成竹”。- 成语由来:后来,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一句成语,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6:14: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典故如下:- 来源人物: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文同的著名画家,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观察与研究: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观察。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不懈。他仔细研究竹子在四季、不同天气下的形状、...

  • 159*****949 哪个成语与古代的竹简有关 与竹简有关的是名垂千史还是胸有成竹

    名垂青史。成语的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出自《赠郑十八贲》。胸有成竹是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名垂青史古籍例子:1、《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2、明 罗贯中《三...

  •  教育白老师2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 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意思是画竹子前心里已

    胸有成竹出自宋代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述了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文与可的故事。文与可擅长画竹,他的竹子画作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满各种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日积月累,竹子...

  •  吃了莓柚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的谁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处原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单字解释: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

  •  快乐生活 胸有成竹成语意思解析

    胸有成竹最初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说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指画竹之前,要在心里先构思好竹子的形象。二、胸有成竹成语近义词 - 心中有数:心里有数。- 心知肚明: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心照不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