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的有典故的成语

卧薪尝胆 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
关于胆的有典故的成语
卧薪尝胆
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2009-10-15
墩裂瓶胆2009-10-15
卧薪尝胆
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兵shuai,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2009-10-15
负荆请罪2009-10-1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4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卧薪尝胆 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

  • 一身是胆(拼音:yì shēn shì dǎ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一身是胆”的原义是全身都是胆,形容胆量大,极其英勇无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地区作战。一天,刘备军...

  •  谷艾文艺苑 如何理解成语“一身是胆?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该成语背后的典故如下:- 背景:东汉末年,蜀国大将赵云的一次英勇行动。- 事件:赵云带领几十名骑兵去救援被曹操军队围攻的黄忠。在杀死众多敌人后,他们成功冲出曹营,但曹军依然紧迫不舍。当赵云回到自己营寨时,敌人的大队人马已经追到门前。- 关键行动:在这...

  • 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故事,就愈传愈广,成为我国的成语典故了。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是谁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

  • 卧薪尝胆典故如下:1、卧薪尝胆的故事来源于春秋时期,吴王凭借着自己国力的强大,于是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并且越王成为了吴国的俘虏,吴王为了羞辱,他于是安排越王看墓以及喂马等奴才做的事情,越王虽然心里不服气,但是仍表现出顺从的样子。2、多年的时间吴王觉得越王忠心耿耿,于是允许他返回...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