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赵云在一次战斗中勇救刘备的儿子阿斗,并且在敌军中纵横驰骋,表现得极为英勇无畏,因此被刘备称赞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此后,“一身是胆”便成为形容人非常勇敢、无所畏惧的固定成语。具体来说,这一典故发生在长坂坡之战中。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备被迫撤退,而其家眷也在混乱中失散。赵...
一身是胆(拼音:yì shēn shì dǎ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一身是胆”的原义是全身都是胆,形容胆量大,极其英勇无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地区作战。一天,刘备军...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中“一身是胆”的内容简介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故事,特别是黄忠在定军山的勇武表现。故事背景:公元215年,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投降后,曹操留下夏侯渊等人镇守汉中。刘备在法正的建议下,决定夺取汉中,以保障益州安全,并进而为进攻中原做准备。战争过程:刘备与...
“一身是胆”形容那些身临险境而从容不迫的人,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历史典故:背景:东汉末年,蜀国大将赵云面临一场紧急的救援任务。事件:赵云带领几十名骑兵去救援被曹操军队围攻的黄忠。在成功救出黄忠并杀死很多敌人后,他们冲出了曹营,但曹军仍然紧迫不舍。当赵云回到自己营寨时,敌人的大队人...
“浑身是胆”形容一个人极其勇敢、无所畏惧,其典故可追溯到《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在这一情节中,刘备被曹操大军追击,携百姓逃亡至长坂坡时陷入绝境。赵云为保护刘备的妻儿,独自冲入敌军阵营,七进七出,斩杀数十名曹将,最终成功救出幼主阿斗。战后,刘备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