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原话怎么说,是何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描述了一段复杂的宫廷恩怨。当时王敦起兵作乱,其兄王导及其家族因此受到牵连,在宫外等待罪责。周伯仁则进宫请求王导能向皇帝说情。表面上,周伯仁对王导不理不睬,但实际上他积极向皇帝进言,为王导开罪,还上书请求皇帝赦免王导。王导对此一...
请教“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原话怎么说,是何典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描述了一段复杂的宫廷恩怨。当时王敦起兵作乱,其兄王导及其家族因此受到牵连,在宫外等待罪责。周伯仁则进宫请求王导能向皇帝说情。表面上,周伯仁对王导不理不睬,但实际上他积极向皇帝进言,为王导开罪,还上书请求皇帝赦免王导。王导对此一无所知,因而心中充满了怨恨。

后来,王敦掌握了大权,他询问王导是否应该杀掉周伯仁。王导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选择了沉默。最终,周伯仁因为这些恩怨而被杀害。后来,王导在文库中发现了周伯仁以前的奏折,才明白真相,痛哭流涕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在阴间里,我辜负了这位良友!”这段话表达了王导对自己行为的懊悔与自责。

这个典故强调了间接行为和连锁反应的概念。即使一个人没有直接去伤害他人,但通过自己的行为间接导致了他人的死亡,这种结果同样会带来深深的负罪感和悲伤。

周伯仁和王导之间的恩怨复杂,周伯仁表面上的冷漠实则暗藏了保护王导的意图,而王导的沉默则隐藏了内心的怨恨,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段历史故事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谨慎行事,以免无意中成为他人悲剧的间接原因。2024-11-30
球球词典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4:19: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1. 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本意并非伤害他人,但如果其行为导致了他人受害,那么这个人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2.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了王导与周顗之间的故事。王导虽未直接参与杀害周顗,但他的沉默却为周顗的死埋...

  •  文暄生活科普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指:我并非故意杀害伯仁,但伯仁却因我的行为或决策而死亡。具体来说:非故意行为:这句话中的“我不杀伯仁”表明,说话者并没有直接杀害伯仁的意图或行为,即并非出于恶意或预谋。间接导致死亡:“伯仁却因我而死”则强调了尽管说话者没有直接动手,但由于其...

  •  翡希信息咨询 “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 “ 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主动杀害伯仁,但伯仁却因为我而遭遇到不幸。具体来说:表达遗憾与愧疚:这句话常用于表达一种深刻的遗憾和愧疚感。尽管没有直接动手,但伯仁的不幸却与自己有着某种关联。“伯仁”的象征意义:“伯仁”在这里可以看作是一个具体人物的代称,也可以理解...

  •  唔哩生活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1. "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王导对周顗有怨恨,但他并没有想要杀他。然而,正是因为他的怨恨,周顗最终遭到了不幸的命运。2. "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1.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世兄十九》。2.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而死了。3. 换句话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动手杀伯仁,但是我的行为或者态度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4. 这个谚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情况,即一个人的死亡虽然不是由另...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