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160;伯仁却因我而死&160;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周顗,字伯仁,是汝南郡安成县人,晋朝的名臣和才子。他早年即有声誉,担任过秘书郎、成武县侯等职,后追随司马睿镇守建业,官至左仆射,以清正廉洁和“三日仆射”的美誉著称。在王敦之乱中,周顗不幸遇难,王导的遗憾与自责成为历史的注脚,也留下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深刻教训。
我不杀伯仁&160;伯仁却因我而死&160;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在唐代房玄龄等人的《晋书·列传三十九》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忠诚与责任的故事。晋室重臣王敦叛乱时,王导家族受牵连,王导求助于好友周顗。然而,周顗在关键时刻没有回应王导的恳求,而是继续入宫为皇帝进言,尽管他后来写了恳切的奏折为王导辩护。
王敦得势后,询问王导关于周顗的官职安排,王导的沉默被误解为不作为。当王导无意中发现周顗曾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时,他深感内疚,意识到自己虽然没有直接动手,但周顗的死亡却是因他的沉默而间接导致的。他悲痛地反思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由我而死。”这个典故体现了王导对失去良友的深深遗憾和自责。
周顗,字伯仁,是汝南郡安成县人,晋朝的名臣和才子。他早年即有声誉,担任过秘书郎、成武县侯等职,后追随司马睿镇守建业,官至左仆射,以清正廉洁和“三日仆射”的美誉著称。在王敦之乱中,周顗不幸遇难,王导的遗憾与自责成为历史的注脚,也留下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深刻教训。
2024-08-07
球球词典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9:43: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1. 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本意并非伤害他人,但如果其行为导致了他人受害,那么这个人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2.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了王导与周顗之间的故事。王导虽未直接参与杀害周顗,但他的沉默却为周顗的死埋...

  •  文暄生活科普 “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 “ 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的意思是:我没有主动杀害伯仁,但伯仁却因为我而遭遇到不幸。详细解释如下:这句话通常用于表达一种遗憾、愧疚的情感。其中的“伯仁”是一个人的名字,可以理解为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是一类人的代表。“我不杀伯仁”表明主体并没有直接采...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1.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世兄十九》。2.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而死了。3. 换句话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动手杀伯仁,但是我的行为或者态度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4. 这个谚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情况,即一个人的死亡虽然不是由另...

  •  yeschangsha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原意是谁

    周顗,字伯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典出《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

  •  文暄生活科普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最早出自哪个文学典故

    连问王导是否适合官职。王导想起周靑当年行为,沉默不答。王敦决定杀害周靑。事后,王导发现周靑曾极力维护自己,且当日宫门口全力维护王家,只是没在自己面前表示。他深感罪责,对儿子们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幽明之中,负此良友。”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来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